(1)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从数据处理方法的角度,可将下列处理方法中的A与____(填“B”成“C”)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
(2)C和CO是初中化学学习过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通过分析下列反应:
C+2CuO2Cu+CO2
3CO+Fe2O32Fe+3CO2
得出的结论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C)参与反应时,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
C均为作图法升高H2S 【解析】 (1)根据数据处理方法的角度,可将下列处理方法中的A与C归为一类,理由是:均为作图法;(2)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2CuO2Cu+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上升到+4价,3CO+Fe2O32Fe+3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上升到+4价,所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C)参与反应时,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升高,依据上述结论,...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 Fe B. CO2 C. Fe2O3 D. NaCl
B 【解析】 A、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B、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正确; C、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D、氯化钠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常德分享了“海绵城市”建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C. 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D.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A 【解析】 A、地球水资源丰富,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错误;B、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可减少水体污染,正确;C、工业上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正确;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正确。故本题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
A. 蒸煮后的霉变大米
B. 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
C. 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
D. 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
C 【解析】 A、霉变大米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害,错误; B、甲醛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可以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故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错误; C、碳酸氢钠又称为小苏打,对人体无害,可以做糕点,正确; D、工业酒精有毒,不能配制白酒,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汽水 B. 液氧 C. 干冰 D. 甲烷
A 【解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A、汽水是碳酸溶液,是混合物,故正确; B、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故是纯净物,故错误; 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故错误; D、甲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故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蔗糖 | 泥沙 |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
B | CO2 | H2 | 点燃 |
C | CuO | C | 在氧气中灼烧 |
D | KCl溶液 | K2SO4 | 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蔗糖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氢气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氢气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 验证铜比银活泼:2AgNO3+Cu=Cu(NO3)2+2Ag 置换反应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NaH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C. 乙醇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
D. 用烧碱制纯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A 【解析】 A、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u=Cu(NO3)2+2Ag,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C、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
A. 加少量水 B. 倒掉油 C. 倒入大量菜 D. 撒上沙子
C 【解析】 试题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所以灭火只要去除其中任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A、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故加少量水后,油都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错误; B、倒掉的油会继续燃烧,达不到灭火的目的,错误; C、倒入大量的菜,既可以降低油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又能隔绝空气,所以可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 氢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改变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分子构成不同
D. 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 【解析】 试题能闻到气味,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氢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间的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