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丁香油酚的化学式为C10H12O2.请计算:
(1)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0:3:8.
(2)丁香油酚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3.2%(结果保留到0.1%);
(3)求16.4g丁香油酚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要求写计算步骤)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2):(16×2)=30:3:8.
(2)丁香油酚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6×2}{12×10+1×12+16×2}$×100%≈73.2%.
(3)16.4g丁香油酚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6.4g×$\frac{16×2}{12×10+1×12+16×2}$×100%=3.2g.
故答案为:(1)30:3:8;(2)73.2%;(3)3.2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变化过程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稀释等质量的30%H2SO4和10% H2SO4
B.
往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加入足量HCl溶液
C.
将等质量的Mg和Fe投入到足量稀H2SO4
D.
        电解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Y盐溶液Z盐溶液
Ni
Mn 无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  Mn  Y  Ni  ZB.Z  Ni  Y  Mn  XC.Z  Mn  Y  Ni  XD.X  Mn  Ni  Y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四氧化三铁.请用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SO2
(3)通常情况下属于白色固体的是P2O5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毒气体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电石,学名碳化钙(CaC2),以焦炭和碳酸钙为原料生产碳化钙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气体的原理如下图.

【实验探究】
(1)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有毒,写出固体A和焦炭反应得到碳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O+3C$\frac{\underline{\;高温\;}}{\;}$CaC2+CO↑.
(2)小组同学对D提出三种猜想:猜想一:氧化钙;猜想二:氢氧化钙;猜想三:碳酸钙.同学们经过分析将猜想一排除,理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3)验证该固体D: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猜想二正确.
【组成测定】
(一)实验设计:
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下图II装置(选填Ⅰ或Ⅱ).
 
(二)实验测定:
小资料:一个乙炔分子中共有四个原子构成
实验数据记录数据于下表中,试通过计算,确定乙炔的化学式.
计算过程:
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
装置①125.3127.1
装置②78.287.0
结论:乙炔的化学式C2H2
【归纳小结】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CaC2+2H2O=Ca(OH)2+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哪个变化与其他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  )
A.燃放烟花B.榨取果汁C.汽油挥发D.高压锅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组成元素相同,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H2O2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和蜡烛点燃后分别发生的现象是蜡烛熔化,蜡烛先熔化后燃烧;根据此实验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
(3)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在外焰层的最先碳化.结论:外焰的温度最高;
(4)熄灭燃烧的蜡烛,观察刚熄灭的蜡烛会产生一缕白烟,若用火柴火焰接触白烟,可以看到白烟能燃烧,蜡烛复燃,原因是白烟是固态石蜡小颗粒;
(5)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一大烧杯罩在蜡烛上,一段时间后,发现高处的蜡烛先熄灭,低处的蜡烛后熄灭,原因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但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所以密度比空气小;
(6)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有C、H元素.
(7)燃烧3.5g石蜡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由此可推断石蜡中还含有O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