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张宇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溶质的质量分数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称量该溶液34.0克倒入烧杯中;
②再向烧杯中加入0.5克二氧化锰,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
③称量反应后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33.7克.
(1)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溶液中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可求得过氧化氢的质量,进一步可求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溶液中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溶液中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2)二氧化锰的质量是0.5g,则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34.0g+0.5g-33.7g=0.8g
设产生0.8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MnO2 
.
 
2H2O+O2
 68             32
 x             0.8g
68
x
=
32
0.8g

x=1.7g
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7g
34.0g
×100%=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出氧气的质量,然后利用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解出需要求解的物质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X和物质Y(构成它们的微粒分别用“□”和“○”表示)的反应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描述,下列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
A、X+2Y=XY2
B、3X+6Y=X3Y6
C、3X+8Y=3XY2+2Y
D、3X+8Y=X3Y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王同学想对学校实验室中的锌铜合金中所含锌、铜的质量分数进行粗略测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用了三种试剂:
A.蒸馏水;B.锌铜合金;C.稀硫酸.
实验的基本思路:利用合金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上述实验装置把水排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即为量筒中水的体积),可计算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底部有小孔的试管中应加入
 
(填写试剂的相应字母标号);
(2)小王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了3g锌铜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量筒中接收的液体的体积为0.1L,求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氢气的密度为0.089g/L)
(3)如要测定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
 
(填“能”或“不能”)用上述实验方法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进入北京海淀区西部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北京市供水的重要通道.为了保护好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     ②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
③在引水渠两岸植树         ④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1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 缺 性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α)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
上述资料显示,北京属于
 
缺水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
资料三:图2是某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m3/人).
(1)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
 
的国家.
(2)某同学向政府提出了保护南桥河的几条建议:
①向河中放养鱼苗,保持生态平衡②清理南桥河中的污泥③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
④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质污染 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3)谈谈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二点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再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定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什么?
(2)简述强调要“测得溶液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到红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碱性消失,从而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该组同学实验时出现了意外情况:氢氧化钠中滴入酚酞变红后,过一会红色自动消失了.同学们猜想:
a、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了;       b、可能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了.
(1)为验证猜想a,该组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冷却后滴入酚酞试液,发现红色不会消失.“加热”和“滴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表明酚酞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关于猜想b,同学们分析认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溶液呈
 
性,
红色不会因此消失.
(3)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时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证明他们使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
 

②观察到的现象
 

方案三: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可借助反应中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各10克混合,用温度计测定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值(△t),记录结果如下:
①3.65%盐酸、2.00%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温度变化为3.5℃
②3.65%盐酸、4.00%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温度变化为x℃
③7.30%盐酸、8.00%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温度变化为14℃.
你认为第②次实验时,温度的变化结果应该是
 
℃.
三组同学用各自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们给你留下了一道计算题,请你帮他们完成:
73克10%的稀盐酸中加入某种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27克时,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空气的成分以
 
 
为主,其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
 
,二氧化碳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有水蒸气的下列各气体:NH3、O2、N2、CO、CO2、HCl.现只有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两种干燥剂可供选择.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硫酸和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硫酸和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溶液都变
 
色;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4)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5)为了验证性质⑤,可选用的盐是
 
(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