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分)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并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

(1)查阅资料。

20℃时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g/mL)

 

质量

分数

0%

(纯水)

1%

4%

10%

16%

24%

32%

36%

44%

49%

60%

98%

密度

1.00

1.01

1.02

1.07

1.11

1.17

1.24

1.27

1.34

1.39

1.50

1.84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写2条)

                                                                

                                                                 

(2)计算。配制200g24.5%的稀硫酸,需       g98%浓硫酸和        g水。实际操作时,取98%浓硫酸        mL(精确到1mL);

(3)配制稀硫酸。分别用量筒量取所需水和浓硫酸,先将               倒入烧杯中,然后

                                                                

(4)制取氢气。

①下图中可用于制取、收集氢气的装置是(填字母)                 

 

 

②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如图所示,标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                         

 

 

 

【答案】

(1)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

②硫酸溶液的密度比纯水的密度大。;

(2) 50g,150 g,27 mL

(3)配制稀硫酸。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4)①AB;

②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江都市模拟)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1、过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不稳定,受热、遇水易分解;
2、过碳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2 Na2CO3?3 H2O2  )=4 Na2CO3+6 H2O+3O2
3、H2O2分解放出热量,Na2CO3受热不分解;Ⅰ、制备研究:如图1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防止过碳酸钠分解,影响产量和产率
防止过碳酸钠分解,影响产量和产率

(3)生产过程中,需加入较多的NaCl,以便过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易析出晶体
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易析出晶体

(4)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过滤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玻璃棒
玻璃棒
漏斗
漏斗

(5)洗涤过碳酸钠晶体最好选用
B
B

A.蒸馏水    B.无水酒精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6)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其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
NaCl
NaCl
Na2CO3(或H2O2
Na2CO3(或H2O2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④待装置A中
不再产生气体
不再产生气体
时,停止滴加水,并关闭活塞;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7)完善实验步骤的相关内容:①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④
不再产生气体
不再产生气体

(8)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溶解过碳酸钠,利于其分解
溶解过碳酸钠,利于其分解
;黑色粉末能加快过碳酸钠的分解速率,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可能是
MnO2(或CuO)
MnO2(或CuO)
(填化学式);
(9)实验中,
A
A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10)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近似为1.43g?L-1.),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Mr(2Na2CO3?3H2O2)=314、Mr(O2)=32]
95%
95%

[实验反思]:
(11)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测定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
滴入的水占据了锥形瓶内的体积,使得O2体积偏大
滴入的水占据了锥形瓶内的体积,使得O2体积偏大

(12)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起缓冲作用,防止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测量结果产生偏差(或防倒吸)
起缓冲作用,防止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测量结果产生偏差(或防倒吸)

(13)有同学提出,装置中原有空气会使测定结果偏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装置中原有空气和生成的O2等体积代换
不正确,装置中原有空气和生成的O2等体积代换

(14)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用下述方案进行测定.方案:将装置A中剩余物过滤,洗涤滤渣,并将洗涤液并入滤液蒸发得无水固体1.39g.则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
93.6%
93.6%

(15)根据资料卡片,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方案测定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想方法测出过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或质量,进而进行计算(或过碳酸钠和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生成沉淀质量进行测定
想方法测出过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或质量,进而进行计算(或过碳酸钠和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生成沉淀质量进行测定
.(只需给出简要的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明将家中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检验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 的“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使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或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使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或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2)实验结论:
双氧水没有失效
双氧水没有失效

【第二组实验探究】:氧化铜(CuO)能否催化“双氧水”分解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3)完成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溶液中
有气泡冒出
有气泡冒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仍为0.2g
(或氧化铜质量不变)
仍为0.2g
(或氧化铜质量不变)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4)步骤③结束后,用手接触试管底部,感觉烫手.说明“双氧水”分解的化学反应
放热
放热
(选填“放热”或“吸热”).
(5)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
玻璃棒
玻璃棒

(6)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D
D
(填序号).

(7)步骤⑦的目的
检验氧化铜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或能否再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检验氧化铜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或能否再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8)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反应表达式为
H2O2
CuO
H2O+O2
H2O2
CuO
H2O+O2

【第三组实验探究】:不同种类催化剂能否改变“双氧水”分解出氧气的量
[实验]分别选用二氧化锰与氧化铜,采用如图试剂与装置实验,测量所得氧气的体积.
(9)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10)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使产生的氧气冷却到室温(或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使产生的氧气冷却到室温(或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前,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移动水准瓶,使两边水面相平
移动水准瓶,使两边水面相平

(11)两次实验表明,使用不同催化剂在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均为112.0mL(O2的密度为1.43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
B
B

(填字母序号).
A.100mL    B.200mL    C.500mL
(12)[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催化剂
不能
不能
改变双氧水分解出氧气的量.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实验所取5mL 6%双氧水中含过氧化氢(H2O2)0.34g.请计算说明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是否全部转化为氧气.(请写出计算过程,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9分)从C、H、O、N、S、P、Na、Ca、Fe、Mn、K、Cu等12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铵根离子     ;磷酸氢钙中的阴离子       ;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       ;红色颜料铁红的主要成分          ;有毒的工业用盐亚硝酸钠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                                     。

(4)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5)乙醇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小明将家中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检验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 的“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
【第二组实验探究】:氧化铜(CuO)能否催化“双氧水”分解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精英家教网

(3)完成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溶液中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4)步骤③结束后,用手接触试管底部,感觉烫手.说明“双氧水”分解的化学反应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5)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______.
(6)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填序号).

精英家教网

(7)步骤⑦的目的______
(8)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第三组实验探究】:不同种类催化剂能否改变“双氧水”分解出氧气的量
[实验]分别选用二氧化锰与氧化铜,采用如图试剂与装置实验,测量所得氧气的体积.

精英家教网
(9)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10)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前,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11)两次实验表明,使用不同催化剂在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均为112.0mL(O2的密度为1.43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A.100mL    B.200mL    C.500mL
(12)[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催化剂______改变双氧水分解出氧气的量.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实验所取5mL 6%双氧水中含过氧化氢(H2O2)0.34g.请计算说明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是否全部转化为氧气.(请写出计算过程,4分)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某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向一种无色液体中加入一种白色块状固体,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 (1)

   (2)        

  (3) 

②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可用   (5)  法收集该气体。

③该同学想制取该气体,现提供制取和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帮他选择。

A.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6)    b  (7) 

B.若要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分别是 (8) (9) (填序号)。利用该发生装置实验室还可以制取  (10)  气体。

C.若用图F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11)  端(填“c”或“d”)导人。

④该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该气体的性质。用烧瓶收集满该气体,烧瓶用带导管(导管一端绑有一个气球)的橡皮塞塞紧。如图所示,挤捏胶头滴管,使液体X滴人烧瓶中,她惊奇地发现气球逐渐胀大。

A.请你写出液体X的化学式:  (12)  ,并简述理由:  (13) 

B.该气体是灭火的常用材料,请再举一例该物质的用途: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