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下列的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
A.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水
C.水通电分解
D.空气液化

【答案】C
【解析】A、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不能证明;A不符合题意;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水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不能证明;B不符合题意;
C、水被电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能证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C符合题意;
D、空气液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不能证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可分,而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种原子,还可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N
C.H
D.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②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③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④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瓷器破碎
C.干冰升华
D.滴水成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l2
B.2Cl2
C.Fe
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发现问题1】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1】猜想①:蜡烛中可燃物成分不一样;
猜想②:
(2)【发现问题2】同学们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现蜡烛熄灭后,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远小于瓶容积的 .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2】猜想①:蜡烛燃烧产生CO2气体;
猜想②:
猜想③:
(3)【实验验证】将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瓶中的氧气含量.数据如图1.
【得出结论】此实验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
(4)【拓展探究】
a.某同学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密闭条件下足量红磷燃烧时氧气的含量变化,如图2,在110秒时氧气的含量有所上升,接着再慢慢下降,最终维持在8.85%左右.请你试着解释图象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你对氧气含量最终维持在8.85%左右是怎么理解的?
b.图3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持下来.图4、图5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①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②p=0.79p0 , p′=p0 , 请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氖气。
(1)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2)能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红光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元素R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 , 该化合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9∶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56
B.24
C.27
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