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1 | 取样于试管,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无色溶液变红色 | 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
2 | 取样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产生大量的气泡 | 该溶液中溶质为碳酸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
分析 【交流讨论】根据酸、碱、盐的组成特点及标签可见部分,猜测该溶液不可能属于哪类物质的溶液;
【查阅资料】根据提示物质的可能性,对该溶液进行猜想;
【设计并实验】Ⅰ:根据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进行解答;Ⅱ:根据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解答;
根据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进行解答.
解答 解:【交流讨论】破损标签可见部分为钠元素,可判断该物质由金属元素与根组成,而酸类物质由氢元素与酸根所组成,可判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故答案为:A;
【查阅资料】除碳酸氢钠外,该溶液可能为氯化钠、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NaOH;
【设计并实验】Ⅰ: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Ⅱ: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红色不褪去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Ⅰ: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Ⅱ: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2NaOH+CO2=Na2CO3+H2O;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红色不褪去.
点评 本题综合利用了物质的组成、溶液的酸碱性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对未知物质进行鉴别,体现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5克 | 1.5克 |
第二次加入5克 | 1.0克 |
第三次加入5克 | 0.5克 |
第四次加入5克 | 0.3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规格为20mL的量筒一次量取16mL溶液,比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分两次量取16mL溶液的误差大 | |
B. | 过滤时,为了加速溶液透过滤纸,可以用玻璃棒末端轻轻搅拌滤纸上的混合物 | |
C. | 受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锅钳夹取,并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 |
D. | 配制一定物浓度的溶液,为了避免溶质的损失,直接把称量的固体溶质转移到试剂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编号 | m(KClO3)/g | m(MnO2)/g | m(CuO)/g | 回收催化剂质量/g |
① | 0.6000 | -- | -- | -- |
② | a | 0.2000 | -- | 0.1950 |
③ | b | -- | c | 0.19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焚烧秸秆 | B. | 城市道路洒水 | C. | 工厂废气排放 | D. | 汽车尾气排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