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frac{\underline{\;\;△\;\;}}{\;}$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储存注意事项:应避光、密封保存(写出一种即可);
(2)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8 (最简整数比);
(3)判断X的化学式:O2

分析 (1)根据化学性质为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和题干对硝酸的介绍,推断硝酸的化学性质;
(2)根据水的化学式,计算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 解:(1)硝酸见光分解,表明硝酸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故应避光、密封保存;
(2)水H2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8;
(3)由反应4HNO3$\frac{\underline{\;\;△\;\;}}{\;}$2H2O+4NO2↑+X↑,反应前4HNO3中含H、N、O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而反应后2H2O、4NO2中共含有H、N、O原子个数分别为4、4、1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判断X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故答案为:(1)应避光、密封保存;(2)1:8;(3)O2

点评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涂改液有毒,常使用会影响健康,某些涂改液背面的文字说明中常有一个标志,说明这些涂改液还是一种易燃物质.其中,有一种涂改液主要成分是二氯甲烷(CH2Cl2),则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每个二氯甲烷分子中共有5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测定实验室中某石灰石样品的纯度,称取25g石灰石(杂质不含碳元素且不与盐酸反应)与足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8.8g二氧化碳气体.
(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据此可知,石灰石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列出计算式)
(2)试按照要求计算出该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方法一: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
方法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求出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纯度=$\frac{纯物质质量}{不纯物质总质量}$×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有盐酸、石灰水、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铜五种溶液,从中取出若干种进行混和.若混和时,既无气体也无沉淀生成,并且得到澄清的溶液.那么最多能取几种溶液混和而成,它们可能是HCl、NaCl、Ca(OH)2和HCl、NaCl、CuSO4 )(写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2)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欲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纯碱样品的纯度).如图所示

①如图连接装置(除C、D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②称量并记录C的质量(m1).(称量时注意封闭C的两端.)
③鼓入空气,持续约1分钟.
④连接上C、D.
⑤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A中后,关闭活塞.
⑥鼓入空气,持续约1分钟.
⑦称量并记录C的质量(m2).(称量时注意封闭C的两端及B右端的出口.)
⑧计算.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3)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通过测定
装置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其增加的质量即为样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4)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造成干扰.
(5)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步骤③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CO2的空气.
步骤⑥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为了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若省略实验步骤⑥,测得的纯碱样品的纯度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2.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88.3%(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乙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3)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丙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前一个软塑料瓶变瘪,后一个“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瓶内气压降低.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②小虎向丙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根据下列装置图(A-F)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编号),但该装置需略作改动,改动的具体措施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若用C收集氧气,检验集气瓶中集满氧气的操作和现象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3)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在实验前都要检查气密性,图中的B装置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在导管上连接一段橡皮管,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图G也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与上图中的B装置比较,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跟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编号),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
②由于硫化氢有毒,所以最好采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则进气口应为b(填“a”或“b”),原因是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