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19届九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鱼池将水喷向空中,为了增大氧气的溶解度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D. 在近代,道尔顿建立了原子学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水北中学、河头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三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出现的情况是
A.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 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D. 反应速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水北中学、河头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三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 试剂瓶 B. 试管 C. 烧杯 D. 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题文)(1)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x应为____________。
(2)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 )
①单质 ②化合物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9 |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扬州江都国际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请回答:
(1)写出编号①、②、③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序号,下同),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
(4)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该装置缺少_____,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如用D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_____
(5)若用双氧水制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会_____热量(放出或吸收).如用G来收集氧气,氧气从_____(a或b)通入,如果G中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又该从_____(a或b)通入.
(6)用以上所示装置F来测量生成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有或无)影响.
(7)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_____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五校2018届九年级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用水应该循环利用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C. 喷灌、滴灌可以减少大量用水 D. 水被严重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