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恒温蒸发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的乙比甲多
B. 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升温的方法提纯乙
C. 35℃,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50℃向 100g25%的甲溶液中加入12.5g甲,溶液刚好饱和
【答案】D
【解析】A、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4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乙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的方法提纯乙,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35℃,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那么75g水中最多溶解37.5g甲物质。100g25%的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25%=25g,溶剂的质量为75g。故50℃向100g25%的甲溶液中加入12.5g甲,溶液刚好饱和,正确。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2)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可用来焙制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 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 A 为黑色单质,D 为红色单质,B、C 是 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乙省略).
请回答:
(1)C 的化学式是_____;
(2)B 的一种用途_____;
(3)A→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如图A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的信息示意图,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B、C、D、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字母)。
(3)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证明集气瓶已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写出用相同装置制取的另一种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______(填“a”或“b”)处通入。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氯化氢制备和性质一体化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制备氯化氢。加热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发生复分解反应制氯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收集氯化氢。需要打开a使浓硫酸流入1号烧瓶,同时打开b、d,关闭c。当观察到_______时,说明2号烧瓶内氯化氢气体已收集满,立即关闭b、d,同时打开c。
④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2号烧瓶中,片刻后打开d,可以观察到烧瓶2中出现红色的喷泉。
⑤集气瓶口醮有浓NaOH溶液棉花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之正确;
(2)生成物属于①_________(填物质分类),判断的微观依据是②_________;
(3)画出比碳元素多一个周期且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4)此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微观解释是:在高温条件下____________,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一氧化碳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水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
(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年的学习,你能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图中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
⑵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⑶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间是________(选填字母)。A.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B.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闽南特色粽子的主要原料为大米、肉、咸蛋黄、海蛎干、食盐,主要原料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____________;从营养素的角度看原料中缺少了___________(填蛋白质、维生素、油脂中的一种);
(2)端午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主要含二硫化二砷(As2S2),该物质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受热易氧化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毒性很强。写出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