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物质相互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酒精和水B.碘和酒精C.植物油和洗洁精D.高锰酸钾和水

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否则不属于溶液.

解答 解:A、酒精和水可以以任意比互溶,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碘易溶于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洗洁精溶解植物油属于乳化原理,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C正确;
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甲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1)属于饱和溶液的有②⑤(填序号).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④(填序号).
(3)将盛有溶液⑤的小烧杯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向大烧杯内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小烧杯内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明明周末在奶奶家发现灶台上有两包标识不清的白色粉末,奶奶告诉他是食用碱(碳酸钠)和小苏打.明明分别带回一部分,请实验老师帮助区分.实验老师为增强趣味性,又拿出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指导明明进行区分并探究物质的变质情况.
提供资料:
1.碳酸氢钠稀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钙和水,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
2.碳酸氢钠与氯化钙的稀溶液不反应 
3.碳酸氢钠水溶液呈碱性            
4.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钠俗名叫       
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说明:实验所用的溶液都是稀溶液    不考虑微溶物沉淀
探究一:

探究二:

实验总结:
(1)请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②;
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都完全变质
②碳酸氢钠、氢氧化钠都部分变质
③碳酸氢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也可能完全变质
(2)明明应给奶奶的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时要多加一点.
拓展延伸:实验老师告诉明明食用碱中通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与明明通过下图所示方法

测定实验所用食用碱中碳酸钠质量分数.请完成下列问题:
(1)操作②的名称过滤;
(2)列式计算出食用碱中碳酸钠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加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右试管中溶液都会变为浅绿色B.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D.U型管中液面仍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将适量A 分别滴入盛有少量B、C、D、E 的试管中,实验记录如下:
BCDE
A无明显变化液体变红色无明显变化白色沉淀
C中溶液是酚酞溶液,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再将适量B分别滴加到上述实验后盛有C、D、E的试管中,C中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D中无明显变化,E中沉淀消失.
①B中溶液是稀盐酸;
②盛有E的试管中最终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CaCl2和NaCl.
(3)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CD(填字母序号).
A.分别滴加适量水               B.分别蒸发溶剂
C.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分别通入CO2后,再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
B.煤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C.吸烟有害健康
D.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A、B、C、D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水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O2(填化学式,下同).
(2)物质D是CO2
探究二:
【实验一】探究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
一定温度下,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绘制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3)图中P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实验二】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取适量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产生气泡.
(4)产生的气体是CO2,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实验三】检验实验废液成分.
取收集在废液缸中的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样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废液中除含有氯化钠、硫酸钠,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5)试剂甲是Ba(NO32溶液;
(6)证明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操作Ⅱ中生成白色沉淀后,上层溶液仍呈红色;
(7)现有实验操作还没有完全达到实验目的,必须补充的操作是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模拟海水制盐的流程

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只写其中一种玻璃仪器).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根据实验①②③的操作后,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由于在②中加入了过量的碳酸钠,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仅含过量的碳酸钠.
猜想二:由于在①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只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钙.
猜想三:由于②所加的过量碳酸钠在①之后,所加的碳酸钠把①中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全部除去,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验证猜想】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是正确的
2取步骤1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填指示剂)
溶液变红色
【反思与拓展】为了使制得的精盐水只含有氯化钠,步骤④的作用是除去杂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如果要将精盐水继续提纯成NaCl晶体,应进行蒸发结晶操作.
组成探究】
纯碱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某才同学们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混有少量氯化纳)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食盐和纯碱闻气味测pH
B黄铜和黄金观察颜色用稀盐酸
C碳酸氢铵和磷矿粉加水溶解加熟石灰研磨
D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加酚酞溶液通入二氧化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