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15℃之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B>A>C;
(2)N点在曲线A的下方,所以N点是30℃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M点的意义: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3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40gA物质,所得A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frac{30g}{100g+30g}$×100%=23.1%;
(4)若A中混有少量的B,要从它们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
(5)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1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有晶体析出的是C.
故答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案为:(1)B>A>C;
(2)不饱和,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23.1%;
(4)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5)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次数 | 实验前 | 第1次 | 第2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0 | 50 | 5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5 | 3 | 2 |
A. | 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 | |
B. | 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 | |
C. | 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 | |
D. | 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物质加入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该物质一定含CO32- |
B |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到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 | 两根铁丝表面均出现固体 | 金属的活动性是Fe>Cu>Ag |
C |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无色溶液一定是酸 |
D |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 | 铜片上有划痕 |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因素 |
A | CO2和H20在光照条件下生成葡萄糖,而CO2溶于H20却生成碳酸 | 反应条件 |
B | 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产物是CO2,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产物是CO | 反应物的量 |
C | 氯酸钾在加热时反应较慢,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用铜粉加热而不用铜片 | 反应物种类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