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不需要的仪器是(  )
A.铁架台B.酒精灯C.试管D.烧杯

分析 根据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需要的仪器解答.

解答 解: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导管,故选D.

点评 熟悉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需要的仪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单质
B.置换反应一定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置换反应
C.碱溶液呈碱性、酸溶液呈酸性则盐溶液呈中性
D.有机物都会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①②所示,吹气后观察到图①中石灰水变浑浊,图②中无现象.由此可得出结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澄清的石灰水.

针对②中的情况小明很好奇,于是他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开始了他们的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A: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B: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的对比实验.实验现象:③软塑料瓶变得更瘪说明猜想A正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实验②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向其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等)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等)猜想A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鼻子闻
B.
嘴巴吹
C.
耳朵听
D.
眼睛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学习小组用如图1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瓶底铺细沙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会进入集气瓶,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不能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原因可能是镁条与氮气能发生反应;
(3)小明同学由该实验得到启发,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测定实验:但是他看到的现象是水面并没有上升约$\frac{1}{5}$,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但又生成新的气体,由此我们总结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反应物所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是固体且只和氧气反应,反应后不能生成气体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414210
反应后质量(g)4206待测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B.丁反应后的质量为13克
C.反应中甲可能是催化剂
D.乙与丙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9: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定温度下,将200克A的溶液二等分.将其中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4克A固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20克水,析出10克A固体.则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为(  )
A.40克/100克水B.60克/100克水C.46.7克/100克水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同学看到妈妈把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迅速冒出气泡.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探究一】教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无色溶液X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H2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对溶液X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溶质,作出如下猜想:
①Na2CO3;②NaHCO3;③Na2CO3和 NaHC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NaHCO3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现象Ⅰ产生气泡
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实验探究】为了确定溶液X还可能存在的其它溶质,设计如下方案,请你一起完成.
步骤现象结论与方程式
①取少量溶于水,加入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②将上述反应后混合液过滤,取滤液
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证明猜想③成立.
【反思】实验步骤①中,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除尽碳酸钠溶液,避免对碳酸氢钠溶液检验的干扰.
【活动探究二】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
(1)为测量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小明设计了图1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硫酸与样品、进入装置B的CO2与NaOH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但多次发现,测定结果有偏差.造成偏差的原因有: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全部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②氢氧化钠浓溶液还吸收到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重新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小明取9.5g固体样品进行实验,实验完毕后测得B装置增重4.4g,则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Na2CO3:106,NaHCO3:84,CO2: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则R的下列化合物中化学式正确的是(  )
A.R2Cl2B.R2(SO43C.RNO3D.R2(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