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
该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只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盐酸
【实验探究】
①小明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他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A的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排除.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猜想(B)正确
猜想(C)正确
通过以上探究,最后确定猜想(C)正确.
【反思与拓展】
你认为上述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 (1)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方程式,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
【实验探究】
①根据酚酞遇碱变红来进行解答,根据碳酸盐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②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据此解答,注意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必须是足量的;
(3)根据酸会与铁反应进行分析,根据除杂的原则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2H2O;
①根据酚酞遇碱会变红色,而待测液体加入酚酞不变色,说明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A的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排除;
②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所以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必须是足量的;
(3)盐酸会与铁反应而将下水道腐蚀;除去盐酸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还要防止过量,只能加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Ca(OH)2+2HCl═CaCl2+2H2O;
【实验探究】
①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A的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排除.

实验步骤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只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B)正确
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C)正确
(3)腐蚀下水道;CaCO3;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 解此类题时,首先对题中考查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注意氯化钙中的盐酸只能用碳酸钙除去,根据溶解的情况,判断除杂的效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为少年儿童所作的化学讲座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组成蜡烛的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的,该物理性质是石蜡蒸气、沸点较低,受热易汽化为蒸气.
(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宜太长,且导气管的起端必须插在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原因是:①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②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如图所示,“○”、“●”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含有不同种分子的是B、D(填写序号,下同)②表示只有同种分子的是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则证明BaCl2有酸性
B.准确称取1.5gCa(OH)2,配制50g 3%的Ca(OH)2溶液
C.在实验室,可无需查阅资料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50g9.8%的稀硫酸溶液
D.可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CO2中的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使火熄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灭火弹”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液态四氯化碳转化为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四氯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气态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十3Y2═2Z”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Z的化学式为XY3
②若mg 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Z
③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④若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a一b)g Y2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液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
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C(填字母)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CaCl2═CaCO3↓+2KCl.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所示是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Fe3O4、BH2、CCu.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冶炼金属(作燃料等).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C (或CO或H2).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材料中一定不含非金属
B.人类可以从铁矿石中提取出金属铁
C.生铁的硬度比纯铁的大
D.焊锡是锡铅合金,其熔点远低于纯锡、铅的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