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4北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成就出梦幻般的APEC蓝(见图),“APEC蓝”成为各类媒体流传的热词。下列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说法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外出应佩戴防PM2.5专业口罩
B.加快地方工业发展,无限度使用石油液化气作燃料
C.为了减小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对私家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D.化学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环境监测和保护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收塔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能充分吸收SO2
B.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氧化反应
C.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Ca(OH)2=CaSO3↓+2NaOH
D.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OH和C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8月,云南曲靖市发生铬渣非法倾废致污事件,严重影响到珠江流域水质。铬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1)六价铬(Cr)对人体有毒,含铬废水要经化学处理后才能排放,具体的操作方法是:①加入一定量的绿矾(FeSO4·7H2O)把废水中的正六价铬转化成正三价铬离子;②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使铬离子转变为氢氧化铬沉淀,则氢氧化铬的化学式为______;③再通过_____等基本操作除去沉淀物。
(2)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一样,其中六价铬的毒性最大,六价铬为吞入性和吸入性极毒物,若人体内六价铬超标,需要服用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_____来缓解毒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 TiCl4 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 Mg 和TiCl4 反应得到 Ti 和 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的反应TiO2 +2C+2Cl2TiCl4+2CO
B.②中的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防止金属氧化
C.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金属钛在常温下极易与 O2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首次成功实现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回答下列问题:
(1)偏二甲肼是目前国际最普遍使用的火箭燃料,氧化剂为四氧化二氮,当火箭燃料完全反应时生成三种新物质,均是空气中的无害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通过此反应谈谈你对燃烧的概念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
(2)火箭燃烧时将____能转化成热能,再转换成火箭的机械能,于是火箭升空。火箭从研制到发射过程,其中一定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铝铜合金铸造火箭发动机 B 火箭推进剂采用液氦冷却
C 第三级燃料液氢由氢气液化而成 D 点燃火箭燃料燃烧
(3)火箭特种燃料易燃、易爆、剧毒、易挥发、强腐蚀,是一种危险级别最高的化工品,燃料加注将在火箭发射前24小时进行。因此在运输、储存和加注时应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下图中的 MN 段、NP 段和PR 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中 M→N 的变化过程,说明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曲线中 M→N 和N→P 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C. 曲线中N→P 和P→Q 相比较,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 曲线中P→Q 和Q→R 相比较,说明Q 点后氧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 O2= CO2B.H2CO3 = H2O + CO2↑
C.S + O2 SO2↑D.2NaOH + CuSO4= Na2SO4 + 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各物质的总质量 |
12.5g | 87.5g | 95.6g |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当空气中的CO2含量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体健康。
[查阅资料]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时,人会有心跳加快、困乏、注意力不集中、轻度恶心等症状;体积分数为5%时,会有呼吸不畅、头晕、耳鸣、血压升高等症状;体积分数为10%时,会有严重缺氧、丧失意识、昏迷等症状。
[提出问题]在没有专业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如何检验空气中CO2的含量已经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
[设计实验]依据CO2的性质,设计检验方法。
CO2性质 | 检验方法 | 预期现象 | |
方法1 | (1) | 用燃着木条检验 | 燃着木条熄灭 |
方法2 | 与水反应 | 用X溶液检验 |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
方法3 | 与石灰水反应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
(1)方法1依据的CO2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方法2的预期现象推断,所需试剂X是___________溶液。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3的原理:_____________。
[配制样品]常温常压下,配制CO2体积分数不同的气体样品。
(4)收集5mLCO2与空气混合,得到500 mL 1%的气体样品;收集25 mL CO2与空气混合,得到500 mL_______%的气体样品。
[进行实验]常温常压下,集气瓶和试管中盛有空气或CO2气体样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方法1 | 方法2 | 方法3 | |
实验过程 | |||
空气 | 正常燃烧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1%的CO2气体样品 | 正常燃烧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
5%的CO2气体样品 | 正常燃烧 |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
[解释与应用]
(5)从灭火原理分析,方法1中均没有出现“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1班有部分同学在教室内出现“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小林同学想用上述实验方法检测教室内CO2气体的含量,他应该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方法序号)。
(7)2班小瑜同学收集了教室中的气体,尝试用方法2进行实验,发现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由此现象推测此时教室中CO2的含量可能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以下 B1% C1%~ 5% D5%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