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该流程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B.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是硫酸
C.膜反应器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D.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I2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进行解答;
B、根据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碘和氢气进行解答;
C、根据图可知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碘和氢气进行解答;
D、根据图表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2进行解答.

解答 解:A、二氧化碳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二氧化硫,故错误;
B、图可知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碘和氢气,所以分离器中的副产品是H2SO4,故正确;
C、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碘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I$\frac{\underline{\;500℃\;}}{\;}$H2+I2,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根据图表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2,故D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必须通过题中图示找出一些信息,找出物质间的相互转换,本题难度不大,贵在学会分析图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西气东输”是我国开发大西北的重要工程.从新疆到上海经过八个省、市、自治区长4200公里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已于2004年9月6日全线贯通.下面有关天然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沼气、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天然气管道入户通气前,一定先要充入氮气“赶尽空气”,否则会产生极严重的后果
C.天然气不仅是“清洁能源”,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与煤、石油相比,使用天然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水共存物、二氧化硫、氮气B.石油、煤、天然气
C.盐酸、五氧化二磷、液氧D.水银、酒精、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某同学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双氧水和同学们一起测定该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102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后生成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225mol;
(2)计算该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各选项分析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
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所以空气污染物都是由二氧化硫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
A.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B.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将燃着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点燃红磷并慢慢伸入集气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内要放入少量水,否则铁丝不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高锰酸钾(KMnO4)可用于检验食品中维生素C(C6H5O6)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
B.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D.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第16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粒子的符号S2-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数关系密切;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任写一点);
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核内质子数依次递增
(4)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所以其原子半径也是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