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计算燃烧20g氢气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生成
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 B.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 C.向一定量CaCl2、CaCO3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 | D.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CuS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NH3 + CO2 + H2O NH4HCO3
② NH4HCO3 + NaCl NH4Cl + NaHCO3
某温度下,向105 g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NH3)和CO2,通过上述反应可制得NaHCO3晶体。
(1)已知①中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 g,则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 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二氧化碳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
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
A.N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B.2H——2个氢元素
C.2H2O——2个水分子 D.CuO——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 ,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能在pH=l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A. KNO3. Na2SO4、KMnO4 B. MgCl2. NaNO3、KCl
C. FeCl3. NaOH、KNO3 D. BaCl2. CuSO4.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