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分析下列图象,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Ⅰ中M点表示的意义是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图Ⅱ是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变化的图象,其中能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是  (填“A”或“B”),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加酚酞试液,则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t1时甲和乙 的溶解度相等甲  A  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高温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0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a的值为

A.2.45                 B.3.20                 C.4.00                 D.7.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

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草木灰(显碱性)混合使用

氯化铵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C.中和反应就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一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

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酸性溶液的都PH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也一定小于7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A.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D.向PH=12的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

  D. 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CO会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实验室可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CO2↑+CO↑+H2O)。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若分别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回答:

①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 _;

②收集一氧化碳时,打开a、b,关闭c,装置B的作用是_ _。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多余的气体应_ (填写具体处理办法);

③关闭_、打开_,释放出二氧化碳,并通过装置_可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就此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 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_ _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