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所示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精英家教网
(1)酒精灯下面的方木块的作用是什么?
(2)对这个实验进行加热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进行?
(3)将图甲装置图与乙图装置连接,导管放在A或B的位置时,实验过程中你看到乙图装置内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并简单进行解释.
分析:(1)根据调整酒精灯高度,更好的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进行分析;
(2)根据均匀受热来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用木块的作用是固定酒精灯的位置,使其能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注意要先用酒精灯在试管的底部来回移动加热,然后固定,目的是防止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匀而发生炸裂;
(3)放在A处上面的蜡烛先熄灭,放在B处时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因为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且密度比空气大,放在A处时,二氧化碳下沉先到达上面的蜡烛处,放在B处时,二氧化碳下沉到烧杯的底部后再上升,先到达下面的蜡烛处;
故答案为:(1)固定酒精灯的位置,使其能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先用酒精灯在试管的底部来回移动加热,然后固定,目的是防止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匀而发生炸裂;
(3)放在A处上面的蜡烛先熄灭,放在B处时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因为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且密度比空气大,放在A处时,二氧化碳下沉先到达上面的蜡烛处,放在B处时,二氧化碳下沉到烧杯的底部后再上升,先到达下面的蜡烛处.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还原氧化铜的性质和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熟知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某日,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甲、乙、丙在做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操作如下:把经过烘干的过量的木炭粉和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平铺在硬质试管底部,并将硬质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如图装置所示). 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红色固体出现,同时有气体喷出,这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三位同学展开了分析、讨论.
(1)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很快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设计实验去验证:
甲:认为该气体只是CO2,乙:认为该气体只是CO.
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碳在高温下,不但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夺取其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还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生成一氧化碳.
(2)丙认为在这个反应里甲、乙两位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于是提出自己的假设,你认为丙同学有可能提出的假设是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气体通入到装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气体含有
 
②点燃尾气 尾气能燃烧 证明气体含有
 
综上所述:
 
同学的提出的假设正确.
(4)在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爆竹声中一岁除”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灰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对烟花爆竹实施了“禁放“或者”限放“,民族文化为什么受到限制,好奇心驱使小明,小强、小亮三位同学,他们决定对烟花爆竹进行展开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放时会产生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我国传统的黑火药的标准配方为:硝酸钾75%、硫磺l0%、木炭l5%,因为黑火药中的硫磺成分具有着火温度低、燃速快等性质,因而使黑火药容易点火,使得在生产过程中硫的使用量过大.
(2)CO2和SO2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烟花爆竹燃放时会产生CO2和SO2
[实验过程]他们设计的实验探究过程如图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
气密性
气密性
,再点燃酒精灯,已知2处为从爆竹中取出的少量的火药,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应当还要用到
紫红
紫红
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和石灰水,则3中应放的是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4中应放的是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若猜想正确,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结果证明原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1)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起到实验时对气体的缓冲作用
起到实验时对气体的缓冲作用

(2)已知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有S+2KNO3+3C═3CO2+N2+X,则X的化学式为
K2S
K2S
.该玻璃管中还发生的反应
S+O2
 点燃 
.
 
SO2
S+O2
 点燃 
.
 
SO2
 (写化学方程式)搞清烟花爆竹的基本原理和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之后,该兴趣小组又利用春节期间测定市区某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点处二氧化硫的含量
[查阅资料]可用含有一定量碘的溶液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反应方程式是:SO2+I2+2H2O=H2SO4+2HI.
[测定装置]:甲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测定步骤]:
(一)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碘溶液
(二)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1)将一定浓度、一定质量的稀碘溶液放于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淀粉溶液,此时洗瓶中溶液的颜色为蓝色.(淀粉遇碘单质呈蓝色)
(2)3位同学分别设计好的装置来到燃放点,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mL燃放点空气.再关闭a,打开b,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滴有淀粉的碘水溶液中,重复上述操作多次,直到溶液刚好变成无色,记录抽气的次数
(3)3位同学使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抽气的次数分别为50、60、65次,
50
50
次的最接近真实值,另两位同学不准确的原因为
二氧化硫未能与溶液充分反应
二氧化硫未能与溶液充分反应

(4)最终我们通过计算可以确定燃放点的二氧化硫含量是否超标.
[测定反思]
(1)小明经过思考后认为在测定时可将图3所示的多孔球泡放入洗气瓶中,你认为加此仪器的好处是
增加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
增加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

(2)小强同学认为: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小亮讨论后,决定对设计的实验加以调整,以减少抽气的次数,他们调整的方案可能是
减少碘液的量
减少碘液的量

(3)三位同学经过对烟花爆竹的研究,明白了国家“禁放”的和“限放”的原因,你认为原因的是
A、B、C、D
A、B、C、D

A 减少噪声污染  B 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C 减少大气污染  D 减少粉尘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
1
5

精英家教网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
 

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
 
 性.?
③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探究与反思】?
(1)为了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放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色,证明乙同学的猜想
 
(填“合理”或“不合理”).?
(2)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1格,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但又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黄色固体.
①左玻璃管上端的黄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②集气瓶放入少量水,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
15
.请你参与探究:
精英家教网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假设与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你还能做的猜想是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乙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甲同学提出把红磷更换为白磷,是因为白磷比红磷更容易被引燃;
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白磷燃烧的现象是
 

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探究与反思】
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证明乙同学的猜想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数学公式.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假设与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你还能做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乙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甲同学提出把红磷更换为白磷,是因为白磷比红磷更容易被引燃;
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
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
【探究与反思】
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证明乙同学的猜想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