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填序号);能使气球b明显鼓起的是
 
(填序号),气球b鼓起的原因是
 

序号试管内物质胶头滴管内物质
A氢氧化钠固体
B氯化钡溶液稀硫酸
C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当锥形瓶中的空气减少时,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a会鼓起来;当锥形瓶中的空气增多时,压强增大,气球b会鼓起来.
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中的空气膨胀,压强变大,气体进入锥形瓶,气球b会鼓起来.
B、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锥形瓶中的空气没有明显变化,气球也没有明显变化.
C、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试管中的二氧化碳减少,锥形瓶中的空气进入试管,从而使锥形瓶中的空气减少,当锥形瓶中的空气减少时,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a会鼓起来.
所以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C;能使气球b明显鼓起的是A,气球b鼓起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中的空气膨胀,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C;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中的空气膨胀,压强变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出现的实验现象,并且与气体压强相联系,属于化学与物理之间的综合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由三种元素组成,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1:4
B、乙酸乙酯属于有机物
C、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某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

(1)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填编号).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碳酸盐
(2)该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后,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
①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写化学式)
 

②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填序号字母).
A.Na2CO3 B.Fe(NO32    C.MgCl2    D.Ba(NO32
③Ⅲ通空气时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H)2+2H2O+O2=4Fe(OH)3,由沉淀M获得Fe3O4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Fe(OH)2+2Fe(OH)3=Fe3O4+4H2O,在第Ⅲ步中应控制“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
 

④第Ⅳ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
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
 
(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
②曲线上M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情况是
 

③向烧杯中倾倒20g(滴有2滴酚酞试液)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变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结果精确到0.1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图示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  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表:
烧杯编号ABCDE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5%10%15%20%25%
反应后溶液温度(℃)24℃34℃46℃54℃54℃
实验结论:影响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微观模拟图.
(1)在图B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是化合物,你判断的微观依据是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分别是一氧化碳、水、氧气、氧化铜、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如图,用圆表示这六种物质,“→”连接的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发生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2)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3)D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下列要求填空.
(1)锰酸钾中的阴离子
 
,溶液呈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
 
,作化肥的碱
 
,调味的酸
 
,通常用作清洁剂的盐
 

(2)最清洁燃料生成的化合反应
 

(3)有复合肥生成的中和反应
 

(4)在做硫O2中燃烧的实验时,瓶底放少量的水是为了
 
若将水改为氢氧化钠溶液,效果更好,方程式为
 

(5)有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请用二种不同的方法制取铜,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未涉及的净水方法是
 
(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煮沸
(2)自然界中的水有硬水和软水,常用
 
来区分.
(3)天然水中常含有有害细菌,需消毒后才能饮用.近年来,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O2进行消毒.则ClO2中Cl的化合价是
 

(4)节约水资源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请列举一种可行的节水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蜡烛受热熔化
C、自行车钢圈生锈
D、瓷碗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