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u2Si2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CeCu2Si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铈(Ce)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2 C.+2 D.+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2020年春提前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三)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B.CuCu(NO3)2溶液Cu(OH)2
C.CCOCO2Na2CO3溶液
D.FeFe2O3Fe2(SO4)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加热高锰酸钾
C.向一定量的MnO2溶液中加入H2O2固体 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南宁市青山校区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硫(S)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填字母):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上述表中和氟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填元素符号),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写出一个由1、8、11号三种元素组成的碱的化学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南宁市青山校区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够转变成一氧化碳
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窒息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南宁市青山校区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筒读数 B. 倾倒液体
C. 存放氧气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如下图的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且放热。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的室温为22.8℃)
实验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固体成分 | Mg | Fe | Mg+Fe | Mg+NaCl | Fe+NaCl | Mg+Fe+NaCl |
乙中现象 |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 ? |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 无肥皂泡 |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
混合物温度 | 23.1℃ | 22.8℃ | 23.1℃ | 24.2℃ | 22.8℃ | 27.2℃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乙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____+H2↑
(3)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
(4)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铁粉,检验其铁粉存在的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上述实验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液氮用作冷冻剂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氧气用于气焊 D.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4.2 碳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请你在上下两个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