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
A. 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 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KNO3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
A.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C. 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泡放出
D. 向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用图1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
(2)图1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填化学式),根据实验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图1实验代替课本实验图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4)已知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与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____(填 “能”获“不能”)用镁来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常用碘酒来消毒,其溶剂的化学式是_____;体温计中的液态金属名称是_____。
(2)冰箱中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是利用其_____性。
(3)老年人缺_____元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4)茶叶中的咖啡碱能起到提神、促进血液循环、助消化等作用,其化学式为C8H10N4O2.咖啡碱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5)合理使用化肥是现代农业高产丰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如K2CO3是一种_____肥(选填“氮”、“磷”或“钾”)。
(6)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能闻到花草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的质量小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分配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M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已知:
(1)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x=_____。
(2)M元素与下列选项中_____(填序号)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写出M元素组成的单质与下列元素组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
D. 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③SO2、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原理相同,且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不变。
(提出猜想)甲:气体是H2;
乙:气体是:SO2;
丙:气体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B装置的作用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性。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证明气体中含有H2。
(4)D装置的目的是吸收尾气中的SO2,防止造成空气污染。请你写出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