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NaOH、Na2CO3
【实验与探究】
(1)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猜想Ⅰ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frac{106}{197}$n<m.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分析 氢氧化钠能够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 解:【猜想与假设】
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可能全部是NaOH,也可能全部是Na2CO3,也可能是NaOH、Na2CO3
故填:NaOH、Na2CO3
【实验与探究】
(1)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猜想Ⅰ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2)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故填: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3)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106      197
          x       ng
$\frac{106}{x}$=$\frac{197}{ng}$,
x=$\frac{106}{197}$ng,
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frac{106}{197}$ng<mg,即$\frac{106}{197}$n<m,
故填:$\frac{106}{197}$n<m.
【反思与交流】
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的质量分数的是Cu-Zn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26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的m的值为0.3.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试管破裂
B.
量取的液体偏少
C.橡皮塞弹出D.
灯内酒精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CO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b→e.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残余的CO2.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CO排入空气中污染空气.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炼”得的铁不含碳,工业上的生铁含有碳.
(3)实验结束后,要从A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1020406080100
溶解度/(g/100g水)6485138203285376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化学式:A.Ca(OH)2
②操作名称:Ⅲ.冷却(或降温结晶);
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溶液B中析出,形成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A、B、C、D、E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若两环相连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质A为单质,则物质B只能是氧化物
B.五种物质A、B、C、D、E依次可为CO2、Ca(OH)2、Na2CO3、HCl、Cu
C.若物质C为稀盐酸,则物质C与E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D.物质C一定不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工厂欲从只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

①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②流程中固体的成分是铜和铁,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③液体A和液体B中含有相同的溶质,判断反应2中加入的稀硫酸“适量”的方法是无气泡产生.
④若反应1中加入过量A的质量为112克,则理论上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为:30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D、E、F、G、H、I、J、K都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物质,H的水溶液呈浅绿色,I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写化学方程式:C+A→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F+G→Fe+CuSO4═FeSO4+CuC→JCa(OH)2+CO2=CaCO3↓+H2O.H→KFeSO4+Ba(NO32=BaSO4↓+Fe(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肥皂水B.黄金和黄铜--比较颜色
C.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D.羊毛和尼龙--灼烧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