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科学”。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科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间存在斥力
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化工厂运用我国化学家候德榜先生的“候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种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1g全部溶解在12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钡溶液144g,恰好完全反应并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19.7g。求:
(1)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九年级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A.闻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D.测定溶液的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一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氯化钠、氯化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不含稀硫酸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稀硫酸,不含碳酸钠
C.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不含氯化镁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不含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城区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 NaHCO3溶液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加入稀盐酸 | 现象Ⅰ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气泡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无明显变化 | 现象Ⅱ |
加入C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表中的现象Ⅱ为_______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城区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区初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所以可用于净水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pH | 5.0~5.5 | 6.0~6.8 | 6.0~7.0 | 7.2~8.5 |
作物 | 茶树 | 棉花 | 水稻 | 甘草 |
A.水稻 B.棉花 C.茶树 D. 甘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