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他认为: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通过引力作用相互结合成物质.人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将原子进一步分割.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只是把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者将分开的原子重新组合起来.当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对道尔顿的上述观点做出了如下修正:
①“物质”应该改为“有些物质”
②“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应限定为化学变化,不包括其他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
④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根据所学的知识,上面论述都不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通过核反应可以创造或分裂原子;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解答 解: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或离子构成的.①正确;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在其它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②正确;
“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是错的,因为在现在可以通过核反应的形式分裂原子,也能获得新的原子,③错误;
原子中有原子核、核外电子等,所以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④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多,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nH2O)里的结晶水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 ②称量空坩埚(容器)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 ③加热 ④冷却 ⑤称量 ⑥重复③-⑤的操作,反复三次,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⑦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坩埚、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棒、药匙、干燥器、火柴、酒精灯、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该实验时,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研钵、托盘天平.
(2)实验步骤⑥的目的是使结晶水完全失去,从而使结果更准确.
(3)如果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加热前质量(g)加热后质量(g)
W1(容器)W2(容器+晶体)W3(容器+无水硫酸铜)
写出该样品中结晶水含量(a%)的计算公式a%=$\frac{W_{2}-W_{3}}{W_{2}-W_{1}}$×100%(用W1、W2、W3表示).
(4)若操作正确而实验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有DF(填字母).
A.加热前称量时坩埚未完全干燥      B.加热时间过长,晶体部分变黑
C.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D.粉末未完全变白就称量
E.坩埚里有不易分解的杂质              F.放在空气中冷却称量
(5)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石灰乳配成的一种天蓝色、粘稠的悬浊液,当中的Cu2+有剧毒,如误食波尔多液,应大量食用鸡蛋清.波尔多液常用来杀菌,其杀菌机理可看作是Cu2+使病原菌失去活性,这说明病原菌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填一种有机物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的质量比为45:16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图: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 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用作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N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铁架台;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迅速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H2O.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4)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老师提供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8.0g为原料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产生氧气0.075mol.则:
①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是2.4g.②分解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05mol(列式并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为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操作方法
AFe (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CaO粉末(CaCO3粉末)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CuSO4 (H2SO4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分析评价】①步骤Ⅱ反应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CuO(填化学式).
②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③步骤Ⅴ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④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方案二不需加热(任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A是最常见的金属单质,B、D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并且B和D反应,因B和D参于反应的相对量不同,可生成E或F.它们之间有RU 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C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C+E→A+F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2)假如铝与C能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则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3Fe3O4+8Al$\frac{\underline{\;高温\;}}{\;}$9Fe+4Al2O3,请说明该反应能进行的理由Al比Fe活泼(或Al比Fe还原性强).
(3)A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作为一种金属材料,其最大的缺点是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你认为应如何防护保持干燥,铁外面刷上油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