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A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反应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乙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B. 根据反应条件推测,该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C. 该反应原子种类与分子种类都不变,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为 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在A的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
(2)B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写出C的溶液中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使10 mL氢氧化钠恰好中和,需滴加溶有0.01 mol硫酸的稀硫酸溶液,求该10 m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多少克?_____ (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蔬菜水果是人类餐桌上的必备食物。
(1)蔬菜水果中富含________(填序号),该营养素可调节新 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A 油脂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2)食用果蔬前,用清水浸泡可适当降低农药残留。 浸泡时间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如图,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3)在 500g 清水中加入 5g 小苏打,完全溶解后, 配制成的果蔬清洗剂,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同学对镁与盐酸反应进行系列研究。
甲、乙两同学取一根镁条,首先用砂纸打磨除去_______,观察到镁条的颜色_______。
研究Ⅰ: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t1-t2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反思:t2-t3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研究Ⅱ: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3)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度,发现pH略小于7。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猜想Ⅱ:氯化镁溶液呈弱酸性。
用pH试纸测定酸酸碱度的方法是_______。为验证猜想Ⅱ正确,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也可以取纯净的________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
(4)乙同学将镁片(有剩余)投入适量稀盐酸,待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测量pH,却发现所得溶液pH大于7,溶液冷却到室温后pH小于7。查阅资料发现①Mg+2H2O=Mg(OH)2↓+H2↑,②20℃时SMg(OH)2=0.009g,80℃时 SMg(OH)2=0.0108g。根据资料,乙同学实验中pH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C. t2℃时,A、B、C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t3℃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
20℃ | 40℃ | 20℃ | 40℃ | |
水 | 109g | 129g | 21.8g | 49g |
酒精 | 17.3g | 40g | 不溶 | 不溶 |
A.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
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D.40℃时,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实验”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法。某科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发现火柴头燃烧了,火柴梗没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铜片变黑了,写出黑色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_____。
(3)实验C能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证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的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 ________ | 含有铵根离子 |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 没有________(填化学式)存在 |
(3)取(2)中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 | ________ | 有Cl-存在 |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