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
【答案】(1)蓝;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①硫酸钡
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硫酸或稀硝酸
【解析】
试题分析:(1)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可能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故填:蓝;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①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故填:硫酸钡;
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硫酸或稀硝酸.故填: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硫酸或稀硝酸。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除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某化学小组为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活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如何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查阅资料】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情况如下表所示:
OH﹣ | CO32﹣ | |
Na+ | 溶 | 溶 |
Ca2+ | 微 | 不 |
Mg2+ | 不 | 微 |
【实验方案】按如图方案进行提纯粗盐.
【解释与结论】
(1)操作X的名称是 .
(2)沉淀D是 .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并不完善,其理由及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在下列空格上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1)碳酸钠_____________;
(2)nN2_____________;
(3)五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
(4)H2CO3中数字“2”的意义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下图是我校九年级五班一名学生课外自行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相关 信息与知识回答:
(1)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2)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原子序数分别为8、13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仔细阅读和观察上表,其中有一种常见元素的元素名称书写有误,请写出其正确的元素名称________,过量排放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到大气中,会引起________效应,使全球变暖;请列举至少一条防止该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钾,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水中碳酸钾的含量,提取50g废水样品于集气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如下图,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该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 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操作不当造成失败,实验现象准确获得成功,回答问题:
(1)在A中将尾气经过导管通入到酒精灯火焰上的一条优点是 __。
(2)B实验操作造成的后果是 。
(3)在C 实验中,判断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蒸发甲或乙的溶液中的水的方法可以得到甲或乙的晶体
B.t2℃时,甲的溶解度是ll0g
C.tl℃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用21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50 g 20%的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