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分数),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是
 

(3)铵根离子
 

(4)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
 

(5)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6)某消毒剂由氯氧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
 

(7)氮气、碳、水在根瘤菌的催化下生成氨气(NH3)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氮气在空气中占78%(体积分数),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每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铝元素形成的离子是铝离子,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每个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原子;
氧离子中,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
根据分子的构成可以书写化学式;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氮气在空气中占78%(体积分数),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可以表示为N2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形成的离子可以表示为Al3+
(3)铵根离子可以表示为NH4+
(4)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表示为H、O;
(5)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6)某消毒剂由氯氧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Cl02
(7)氮气、碳、水在根瘤菌的催化下生成氨气(NH3)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3C+6H2O
 催化剂 
.
 
4NH3+3CO2
故填:N2; Al3+;NH4+;H、O;Cl02;2N2+3C+6H2O
 催化剂 
.
 
4NH3+3C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膨胀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C、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D、mg水和mg酒精混合得到溶液的质量为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电镀厂在对金属镀件表面除锈、除污过程中,使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试剂.该厂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仍可能含有 H+、OH-、Na+、Fe3+、Cu2+、CO32-、Cl-、SO42-中的几种离子.某中学学生环保志愿者小组对该废水中部分成分进行检测.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所示.请你填写下表中每步实验现象所对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结论(填离子符号)
取废水样品观察,呈无色废水中不含
 
测所取废水样品的pH,pH=13废水中含较多的OH-
向废水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废水中不含
 
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请推测
(1)该废水中除H2O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还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2)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未确定的离子,需先将原溶液用稀HNO3酸化,然后再加入
 
(填写两种试剂,如要考虑先后顺序,则顺序必须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1)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的氧气
 

(2)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的二氧化碳
 

(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取2.5g石灰石,滴加30g稀盐酸,所产生的气体质量与滴入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数据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mol.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该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可观察到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级为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只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同一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混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出现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过于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
 
 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正对自己的出现进行了如下实验: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反思拓展】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6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分别取60℃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 g和n 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为A<B
B、30℃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A=B
C、30℃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
D、30℃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D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其余均为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
 
;E
 

(2)写出上述关系中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
C、元素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