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 g氢气和8 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12 g水
B.3 g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 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 g
C.蜡烛燃烧后,蜡烛与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相等
D.镁条在空气里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参加反应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可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根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可对日常生活和常见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解答 解: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8,因此4g氢气和8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有3g氢气剩余,生成9g水,故A错;
B、根据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可知,反应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3:8,因此,3g木炭能和8g氧气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故B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蜡烛燃烧后,参加反应的蜡烛与氧气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质量总和,故C错.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与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应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因此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参加反应的镁带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②2H2个氢原子;
③2H22个氢分子;       ④Mg2+镁离子;
⑤2S2-2个硫离子;      ⑥$\stackrel{+2}{Fe}$+2价的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碘和酒精B.蔗糖和水C.植物油和水D.氢氧化钠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从公元1世纪起,铁便成了我国最主要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铁具有明亮的红色金属光泽B.铁具有导电和导热的性质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磷原子3P  
(2)氩气Ar  
(3)两个氨分子2NH3
(4)4个钙离子4Ca2+    
(5)-2价的硫元素$\stackrel{-2}{S}$
(6)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2}{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A为一种暗紫色固体,加热后生成一种无色气体B,C物质在B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体D生成.E为黑色粉末,且能够与B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试推断:
(1)写出A、B、C、D物质的化学式AKMnO4  BO2  CS  DSO2 ECFCO2
(2)写出两个题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其化学反应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被吸入集气瓶中,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为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难(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不相符的是(  )
A.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吸附剂
C.铜具有导电性-----作导线
D.氢气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8,中子数为50,则这种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50B.38C.88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