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点P表示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欲将t1℃A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质 (任一种)
(3)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4)若分别将100克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D(填序号) 
A.两物质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A<B
C.溶液质量:A>B        D.溶质质量分数:A>B.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点P表示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A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质;
(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4)分别将100克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
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B物质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在t2℃,100gA物质的饱和溶液比B物质的溶剂多,所以降温后,所含溶剂质量:A>B,故B错误;
C、A析出了晶体,B物质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质量:A<B,故C错误;
D、A物质在t1℃时的溶解度比B物质在t2℃的溶解度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A>B,故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增加溶质;
(3)降温结晶;
(4)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活性炭吸附异味
C.气球爆炸D.干冰营造舞台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分子,它在控制人体血压、肠胃和大脑学习方面具有特殊生理功能.该简单分子的化学式是NO,命名为:一氧化氮
(1)“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CH4
(2)水银不是银,是一种金属的俗称,这种金属是Hg(或汞);
(3)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的氧化物是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刚开始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需要蒸发水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30g a物质加人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不能(填写“能”或“不能”). 
(3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c<b<a(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D(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6)若A中混有B,得到A采用降温结晶的结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O2和H2O.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各仪器内盛放的物质分别为:A.稀硫酸;B.锌粒;C.3% 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验气密性;
(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F中的块状固体可能是碳酸钙或CaCO3
(3)分解反应发生在装置D中(填图中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们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
不用填.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
氢氧化钠体积(ml)0245678910
温度(℃)2020.52424.825.224.323.62120
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体积是6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反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5个硫酸根离子5SO42-;②2H22个氢分子
(2)用化学式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②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CO2
③占空气体积分数78%的气体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