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能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一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
C.二氧化碳、甲烷、臭氧D.二氧化氮、甲烷、臭氧

分析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据此解答.

解答 解: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相当于给地球盖上了一层棉被,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
故选C.

点评 此题关键是理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要很清醒的认识这一问题,从现在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但有同学提出疑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为了验证疑问是否正确.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A中装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B中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C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D中装的是氧化铜粉末,E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

(1)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ABCDE,具体接口为a→b→c→d→e.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止水夹加上导气管,再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水,就形成了密闭系统,长颈漏斗内液面不下降,说明不漏气.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其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5)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6)根据装置D和E中的实验现象,分析猜想是否正确,是否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如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别是由H、C、O、S、Cl、Na、C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其中A、E、H是氧化物;A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0%;I俗称小苏打,C、I分别与足量F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I的化学式NaHCO3;E的化学式H2O
(2)在C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红色.
(3)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4)写出G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观察与问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校园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纸张的使用.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那么纸张燃烧生成了什么呢?纸张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呢?
假设与预测  纸张燃烧也生成了CO2和H2O,纸张中一定含有C和H(填写元素符号)
实验与事实  1-1点燃纸张,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不一会,发现烧杯内壁开始变模糊,有水雾出现.
1-2纸张燃烧完后,迅速将烧杯翻转,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实验1-1证明了纸张燃烧生成了水(或H2O),实验1-2证明了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或CO2).
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守恒,我们可以做出推测,纸张中确实含有这两种元素.
接下来,科学探究还要进行哪两个步骤呢?(填写科学探究的步骤名称)
表达与交流和拓展与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00;            
(2)X=8;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填序号);
(4)②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B.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
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4克氢气和12克氧气点燃生成16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密闭容器中有 X、O2和 CO2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XO2CO2H2O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 237010
反应后各物质质量 0待测4527
A.表中“待测”值为 21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X 中含有氧元素
D.反应生成的 CO2和 H2O 质量比为 45: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两种常见之物.
(1)用化学方法区别这两种固体,可以选择下列哪一种物质?答:B
A.白酒     B.米醋     C.纯净水     D.酱油
(2)王军同学不慎在精盐中混入了少量纯碱,他想重新得到精盐,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固体混合物$\stackrel{过量稀盐酸}{→}$溶液$\stackrel{蒸发}{→}$固体
方案二:固体混合物$\stackrel{过量稀硫酸}{→}$溶液$\stackrel{蒸发}{→}$固体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3)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理由:因为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引入了新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如果指针向右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适量砝码B.增加药品C.减少药品D.将游码移到左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