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A.氮气 性质稳定 保护气
B.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
C.食醋 酸性 除水垢
D.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车内胎爆炸,火药爆炸 B. 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
C. 食物腐烂变质,铁铸成铁锅 D. 白磷自然,工业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6 | 3 | 17 | 25 |
反应后的质量/g | 待测 | 11 | 34 | 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 D.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符号“2H2”表示( )
A. 两个氢分子 B. 两个氢原子 C. 两个氢元素 D. 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广东紫金县发生的违规排污事件引起的铅污染已经造成多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的是( )
A. 铅元素 B. 金属铅 C. 一个铅原子 D. 一个铅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选择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氧气有三种方法,其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优点是 _____(填序号)。① 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3)为确定某集气瓶最多可收集氧气的体积,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测量方法(仪器用品等任选):___。
(4)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最科学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② 依据老师的观点 ③ 依据实验事实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 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②加热碳铵也能产生氨气,实验室能不能用此法制氨气?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碳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它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 称量10.05克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 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进行室温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CO2,这主要是因为( )
A. CO2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
B. CO2能灭火,施放CO2避免发生火灾
C. 施入CO2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 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