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Na2O2与水反应放热,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2CO3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人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经过分析得出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钠.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分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因此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过氧化钠、水中,都没有碳元素,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碳酸钠;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用试管取少量的反应后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冒出,说明碳酸钠不存在;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人石蕊试液,发现试液变蓝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配平即可.

解答 解:实验一:
(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具有助燃性.
故填:氧气;
(2)Na2O2与水反应放热,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以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故填:Na2O2与水反应放热,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碳元素,碳酸钠中含有碳元素.
经常利用稀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来检验碳酸根的存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能气体二氧化碳.
故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2CO3
(2)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发现试液变蓝色,说明显碱性.
故填:碱;
【表达】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NaOH).
故填:2Na2O2+2H2O=4NaOH+O2↑.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取某二价的金属单质3.5g加到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金属有剩余,若取2.5g该金属放入等量的上述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该金属没有剩余.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64B.24C.40D.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写出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N2  碳酸钠Na2CO3 
氢氧化铝Al(OH)3 沼气的主要成分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往装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AB过程,混合溶液中Cu(NO32(选填“AgNO3”或“Cu(NO32”)的质量会保持不变,其原因是Zn+Cu(NO32=Cu+Zn(NO32、Cu+2AgNO3=Cu(NO32+2Ag(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将D处时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X和滤渣Y.请问,X中溶质是
Zn(NO32(填化学式,下同);Y的成分是Ag、Cu、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t℃时,把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甲、乙两份,甲份的质量占$\frac{3}{5}$,乙份的质量占$\frac{2}{5}$.在甲份中蒸发m克水或在乙份中加入m克溶质都会成为饱和溶液.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A.100克B.150克C.75克D.67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A.尿素[CO(NH22]B.磷矿粉[有效成分Ca3(PO42]
C.磷酸二氢钾(KH2PO4 )D.硫酸钾(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物质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
按规律填空:
①C2H4、C3H6、C4H8、C5H10、C6H12
②NaCl、Cl2、NaClO、KClO3、HCl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以下物质:①金刚石②干冰③石墨④一氧化碳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②(填序号,下同);(2)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①;(3)具有毒性的气体是④;(4)具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在前两章化学学习后,我们亲身体验了分子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指示剂,遇到氨水等碱性物质会变成红色;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会逸散到空气中,氨分子又会和水分子结合成氨水分子.
我的实验记录有:
步骤1:向蒸馏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看到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步骤 2:向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步骤3:如右图所示,将盛有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两个小烧杯放在一起,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烧杯B中的无色的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原因是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倒扣的烧杯中会有大量的氨气分子存在,这些氨气的分子溶于烧杯B中会使该溶液变为碱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到了:
(1)酚酞溶液遇氨水等呈碱性的物质会变红色,常作指示剂使用.
(2)分子的特性之一: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