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反应的实质是_____。

(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7,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______

②______

显酸性

钠离子 氯离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1)根据微观示意图知,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钠离子、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石蕊与酸性溶液变红色,可用石蕊试液检验溶液的酸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三 得到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点睛∶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电子,易获得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B 【解析】A.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 C. 镁条在空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故错误; D. 石蕊遇酸变红,故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故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A. ③①②⑤④ B. ①⑤③②④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③②⑤④

D 【解析】试题要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实际是要除去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BaCl2溶液是除去硫酸根离子的,Na2CO3溶液是出来该离子,还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故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将硫酸根离子除去,这时溶液中有钡离子和钙离子,在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将钡离子和钙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除去。故顺序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水、二氧化硫 B. 生铁、二氧化锰

C. 氢气、高锰酸钾 D. 金刚石、干冰

D 【解析】A、水和二氧化硫都是氧化物,错误; B、生铁是混合物,二氧化锰是氧化物,错误; C、氢气是单质,高锰酸钾是化合物,不是氧化物,错误; 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 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D 【解析】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最后剩余的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不可能为0,错误;B、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7,错误;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至完全反应,氧气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气体的质量从零开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B. 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 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D. 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B 【解析】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正确;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错误;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了铁有优良的导热性,正确;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会患高血压等,不利于人体健康,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也属于无机物。富勒烯(C540)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2018年中考化学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 B. 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 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D 【解析】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除去,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B、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错误; C、霉变大米有毒,故不能食用,故错误; 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