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我们重新认识了早已熟悉的空气和水,知道了自然界中的水是( )
A.氧化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答案】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据此结合自然界的水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溶性的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7、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实验,通过试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下面我们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来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资料查询: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
(2)氮气、稀有气体性质较稳定.
(3)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4)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5)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猜想与假设:
(1)我猜想:人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
的含量将比人吸入的空气中该气体的含量减少.
(2)我猜想: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人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设计并进行实验]
步骤1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仪器倒立在水槽内,如图1.
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注意:换气时不要倒吸集气瓶内的水),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现在你已收集了一瓶呼出的气体了.

利用同样的方法收集另一瓶呼出的气体.
步骤2 取两个空集气瓶,内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录.

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于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山西)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能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许多问题.
(1)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洗净,其原理是
汽油将油污溶解
汽油将油污溶解
;也可以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
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油滴随水流走
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油滴随水流走

(2)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减轻病痛,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Cl═AlCl3+3H2O

(3)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会引起中毒.已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可选择
紫色石蕊(无色酚酞)试液鉴别
紫色石蕊(无色酚酞)试液鉴别

(4)杀菌剂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反应条件是点燃
①S+O2═SO2   ②2CO+O2═2CO2   ③3Fe+2O2═Fe3O4
(1)通过比较我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
 
;其二
 
…我能另写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
 
;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其中一个反应与众不同,这个反应和它的不同之处是
 

(2)课外学习Cu2(OH)2CO3
  △  
.
 
2CuO+H2O+CO2↑后,我发现它也和上述三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其相似之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能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许多问题.
(1)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洗净,其原理是
汽油能溶解油污
;也可以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
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2)杀菌剂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
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1、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右图)
实验现象:
酚酞溶液变红色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
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
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Ⅰ、Ⅳ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
作对比试验.验证水和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色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
B
(填“A”、“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
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我能写出实验三中方案2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
B
(填序号,下同),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
A

A.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B.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又如:如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过程没有任何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加
酚酞试液
,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中和反应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