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稀盐酸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

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下图)。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   ;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   (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  ▲     。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   ;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


【答案】

16.(13分)

⑴①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或判断是否完全反应等)(1分)

②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或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等)(1分)

③解:7.3g×1%=0.073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x    0.073g

40:36.5=x:0.073g

x=0.08g

0.08g÷5×100%=1.6%

答:略   (3分)

⑵①AC       ②恰好中和     Na、H    稀盐酸的密度   (4分)

⑶CO2 + 2NaOH = NaCO3 + H2O   加适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过滤(4分)

(本卷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1)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需借助指示剂来指示反应的情况;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滴入的盐酸充分与氢氧化钠反应,以免造成滴加过量的问题;③题属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综合题,由盐酸的浓度和用量可求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出5g溶液中含有的NaOH质量,带入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2)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应将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为节约试纸,可将试纸裁剪成几段,A、C正确;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以免污染药液,也不能将pH试纸润湿,否则会造成测量误差。②a点对应的pH为7,即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盐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既有反应生成的NaCl,也有过量的HCl,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Na+和H+;因为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盐酸体积,要想求出参加反应的HCl质量,还需将其转化为质量,即还需知道的数据是稀盐酸的密度。

(3)氢氧化钠变质,实际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 NaCO3+H2O;除去杂质即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可选择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使CO32-转化为沉淀,同时生成NaOH,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液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二:溶质中有CaCl2和Ca(OH)2

猜想三:溶液中有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方案设计】

方案

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不变色

猜想一正确

酚酞变红色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          溶液至过量

          

猜想三正确

【方案评价】该同学与同学们通过讨论后认为:(1)方案一能证明猜想二正确,但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2)方案二可行,但该同学在记录时未记录完整,请你替他将方案二补充完整。

【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                    

【拓展与应用】实验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结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填空和回答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打火石呈银白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

2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

反思交流: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题23图所示的探究:

题23图

  【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I.石墨棒;II·               

  【实验】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            ,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

    的操作,其目的是                    。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性顺序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

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发现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他们对黑色固体是什么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是木炭

乙同学:是氧化铜

丙同学:是                

【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设计】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他们对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们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如果氧气不足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在老师指导下制取氧气和甲烷,并检验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1)小王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         (填字母),并写出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烷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2)小李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请从上面选择装置图,正确的组装顺序为                        。(填字母)

(3)下面是小张对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的实验。(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

(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常用于吸收水和验证水的存在;丁装置中酒精灯的

网罩起集中火焰升高温度的作用。)

 


请回答:

①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的             

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

甲中的白色固体变蓝

燃烧产物中有H2O

    乙装置质量增加

燃烧产物中有CO2

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                     、戊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产物中有CO

写出丁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甲装置增重3.6g,

乙装置增重2.2g。那么燃烧甲烷的质量为                g,并写出该实验中甲烷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它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观察现象

           

含有铵根离子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观察

无沉淀

没有   ② 存在

(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

硝酸银溶液,观察

   ③    

有Cl-存在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④   

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位进一步认识氧气,老师邀请你一起参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践和研究.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是①    

(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3)在加热氯酸钾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氯酸钾未变质,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4)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必须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到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其A相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有  

A.安全    B.节约能源   C.不用检查气密性   D.环保,污染少

(5)

资料卡片

                                身边的二氧化碳

        人和动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卡片信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四,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该从  端通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