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有一种不纯的锌,可能含有镁、铁、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取该金属样品13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无色,同时产生气体0.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铁
B.反应后过滤,一定会有滤渣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镁

分析 假设这13g全部为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氢气为0.4g,所以剩余的金属中必须假设都是13g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必须有比0.4g大的,有比0.4g小的.再进行进一步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因为得到无色溶液,所以一定没有铁,故正确.
B、若样品全部为锌产生氢气质量为0.4g,由于样品中含有杂质,也产生了0.4g氢气,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相同质量时比锌产生氢气多的金属,即一定含有镁,且锌、镁的质量和小于13g,所以样品还含有不与盐酸反应的铜.反应后过滤一定有滤渣,故正确.
C、假设这13g全部为锌,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y,则:
Zn+2HCl═ZnCl2+H2
65  73          2
13g  y          x  
则$\frac{65}{13g}=\frac{2}{x}$=$\frac{73}{100gy}$,解得x=0.4g,y=14.6%
根据氢气质量计算出的氯化氢质量为14.6g,所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故错误.
D、滤液中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锌>铁>铜,盐酸先和镁反应,在和锌反应,故错误.
故选AB.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假设法,假设5.6g全部是一种金属,看生成氢气的质量的多少,再进行进一步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此结论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或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或CaCO3+2HCl=CaCl2+CO2↑+H2O.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探究.
方案  
现象溶液变红产生
结论清液中有氢氧化钠清液中有碳酸钙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部分(填“全部”或“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反应物是混合物,生成物是纯净物
C.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空气与动植物的生存密切相关,其中占空气体积$\frac{4}{5}$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电子数x=6.
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He(填元素符号).
③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这样的反应可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在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在 NaH与水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物除NaOH外,另一产物是H2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
反应前反应后 
ABCD
   
已知D是一种单质,则D是N2(写化学式),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②③.
①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②该反应中含氧元素的物质有3种
③该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④该反应中C和D的质量之比为44: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中考冲刺期间,小红早餐食谱有:牛奶、鸡蛋、馒头等,其中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利用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许多物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如图表示HCl、NaOH溶液及两者混合后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情况.
①盐酸具有酸的特性,是因为盐酸溶液中含有H+(填微粒符号).
②对比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溶液离子存在情况,可知两者反应时不会减少的离子是Cl-、Na+
③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请结合图并从微粒的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为何酸、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
(2)日常生活中,凡是使酸的酸性消失或碱的碱性消失的反应均被称为“中和”.如使用碳酸氢钠(其溶液显碱性)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就因碳酸氢钠能使胃酸的酸性消失,而称为碳酸氢钠“中和”了过多的胃酸.现有碳酸氢钠溶液、酚酞溶液和盐酸溶液,设计实验证明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盐酸的酸性都将各自消失.
操作现象结论
实验1:往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2-3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盐酸直至恰好完全反应滴入酚酞时的现象:酚酞变成红色;
逐滴加入盐酸的现象:有气泡冒出,且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两者反应时,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消失
实验2:往装有盐酸的试管中先加入2-3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酚酞不变色;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出现气泡,无色酚酞变成红色.两者反应时,盐酸溶液酸性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酸、碱、盐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
(2)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1所示曲线.点A处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铜;C点处溶液的pH>7;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Cl2+2NaOH═Cu(OH)2↓+2NaCl.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未密闭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NaOH; 假设2:含NaOH和Na2CO3; 假设3:只含Na2CO3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假设1不成立.
②探究假设2或假设3是否成立的部分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加入CaCl2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若要进一步确定哪种假设成立,还需要对上述操作进行补充,请简述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
(4)小明在50克Na2CO3溶液中加入50克CaCl2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95克,请你计算所用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于是他们对这瓶氨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若发生变质,则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
猜想二:完全变质
猜想三: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固体成分,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了较多气泡,他认为这瓶固体中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一.
(2)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固体的成分,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于是他认为猜想三正确.
(3)丙同学认为乙的结论不严密,于是设计了以下方案,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①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过量的
BaCl2
(填化学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二正确
②反应后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反思与交流】
(4)要除去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可用Ca(OH)2+Na2CO3═CaCO3↓+2NaOH(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