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某兴趣小组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R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2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四根打磨过的金属丝同时插入盛有不同溶液的烧杯中。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写出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铁被锈蚀,我们常在铁制品的表面涂抹一层油漆,主要为了隔绝空气中的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3)地球上的矿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下列对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B.禁止使用金属制品 C.回收废弃旧金属

Fe+CuSO4=Cu+FeSO4 Fe、R、Cu、Ag; R+H2SO4=H2↑+RSO4 H2O和O2 AC 【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的锈蚀,金属资源的保护。 (1)①乙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由于甲中出现气泡,说明了R在金属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D 【解析】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供给人体呼吸,故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错误;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无毒无害的气体,故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错误; C、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少量的二氧化碳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且二氧化碳维持着空气成分的平衡,故二氧化碳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错误; D、空气污染物分为有害气体污染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故可吸入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1为实验室常用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当气泡_____时开始收集。

(3)已知浓氨水和生石灰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得易溶于水的NH3.用该法制NH3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标号),收集装置是_____(填标号)。

(4)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①不支持燃烧;②_____;③_____。

集气瓶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KMnO4K2MnO4+MnO2+O2↑ 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 C B 不能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根据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解答;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解答;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时机是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解答;(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氨气的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某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该气体是指(  )

A. CO B. H2 C. CH4 D. O2

C 【解析】由题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沼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柴燃烧 B. 酒精挥发 C. 水变成冰 D. 铁水铸成锅

A 【解析】A、木材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水变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铁水铸成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宁夏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aNO3
 

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u
 

Fe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C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钠是新的杂质,故错误;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然后过滤,可得铜,正确;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正确;D.高温煅烧CaCO3生成CaO和二氧化碳,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宁夏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含磷的洗涤剂因含有Na5P3O10易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下列化合价在Na5P3O10中没有出现的是

A. -2 B. +1 C. +5 D. +4

D 【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5+3x+(-2)×10=0,则x=+5。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C2H5OH:“2”表示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 B. 2F:“2”表示两个氟元素

C. :“2”表示为K层容纳的电子数为2 D. 2NO3-:“2”表示两个硝酸根离子

B 【解析】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2H5OH中的“2”表示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正确;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中的“2”表示氟原子的个数为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论个数,错误;C、标在微粒结构示意图弧线中的数字表示电子层中的电子数,第一层是K层,中的“2”表示为K层容纳的电子数为2,正确;D、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 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 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A 【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而不是质量分数,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同时能供给呼吸,正确;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正确;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可用作保护气、光源等,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