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小亮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某企业采用的氨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的成分及含量.
【提出问题1】该纯碱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小亮做出如下假设:
①只含有Na2CO3;②含有Na2CO3和NaHCO3
【查阅资料】
NaHCO3Na2CO3
加人稀盐酸现象Ⅰ产生气泡
加人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现象Ⅱ
加人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表中的现象I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现象Ⅱ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确定纯碱样品的成分,小亮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人过量 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有气泡冒出证明猜想②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步骤①中,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将碳酸钠全部除去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纯碱样品中各物质的含量?
(1)为测量该纯碱样品各成分的含量,小亮设计了如图1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 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硫酸与样品、进人装置B的C02与NaOH 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但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偏差.造成偏差的原因有①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B被氢氧化钠吸收;②装置A中残留的CO2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2)小亮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干燥的样品放人锥形瓶中;
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
③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人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⑤再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
⑥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人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⑦根据B瓶增加的质量,计算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
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①③②④⑥⑤⑦.

分析 查阅资料:(1)稀盐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据此完成实验现象;
实验反思:碳酸钠也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了防止碳酸钠干扰实验现象,所以应该加入过量的氯化钙将碳酸钠全部除去,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提出问题2.(1)反应前装置A中含有空气,而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被吸收,可以据此分析并完成解答;
(2)为了防止反应前A中的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论并将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实验开始前应该先将气体鼓出,实验结束后应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鼓出并吸收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步骤完成解答.

解答 解:【查阅资料】:(1)稀盐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实验现象Ⅰ为产生了气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探究: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加入稀盐酸后可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实验反思:碳酸钠也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了防止碳酸钠干扰实验现象,所以应该加入过量的氯化钙将碳酸钠全部除去;
提出问题2.(1)①反应前装置A中含有空气,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而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②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在装置A中没有逸出,而不能全部被吸收,也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为了防止反应前A中的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论并将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实验开始前应该先将气体鼓出,实验结束后应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鼓出并吸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为:①③②④⑥⑤⑦.
故答案为:
查阅资料:
(1)Na2CO3+2HCl=2NaCl+H2O+CO2↑;
(2)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 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证明猜想②成立.
实验反思:将碳酸钠全部除去;
提出问题2.(1)①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B被氢氧化钠吸收;
②装置A中残留的CO2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2)①③②④⑥⑤⑦.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质中该成分的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
NaOH3191111129313336
(1)从表中数据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同温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写一条).
(2)把80℃时NaOH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填“>”、“<”或“=”)
(3)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Ⅰ)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加入过量Ca(OH)2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Ⅱ)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C.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向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持续通入CO2出现了异常现象(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提示:过量的CO2会与CaCO3等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分析仪进行研究,测定记录得到溶液的导电性变化随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溶液逐渐变浑浊,bd段溶液逐渐变澄清
B.b点溶液溶液碱性最强
C.bd段反应为:CaCO3+CO2+H2O═Ca(HCO32
D.c点溶液中含有2种溶质,沉淀质量为1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有大量白雾
D.取少量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章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前左盘总质量为m,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烧杯后,左盘总质量为m,小章同学认为实验成功,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合理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浓硫酸和生石灰都是常用的干燥剂,请分别分析它们的干燥原理.
(2)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缓慢,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分解加快,这说明化学反应的速率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了测定某含杂质的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100g19.6%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20g;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80%;
(3)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计算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195克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5克A物质
C.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办法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