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铝+氧气$\stackrel{点燃}{→}$三氧化二铝
B.乙炔+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C.碱式碳酸铜$\stackrel{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甲烷+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分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铝+氧气$\stackrel{点燃}{→}$三氧化二铝,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乙炔+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碱式碳酸铜$\stackrel{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甲烷+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H2O(H2O2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
CCaO(CaCO3高温煅烧
DCO(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门捷列夫.
(2)质子数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在数值上相等.
(3)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3,它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填“得”或“失”)电子.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填符号).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5)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年,俄罗斯科学家曾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A+B→C+D,现将A、B两种物质各15g混合后加热,生成16g C和9g D,测得B已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之比是(  )
A.1:1B.1:2C.2:3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同学在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滴;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
A.①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两套装置.

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排水法;若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空气质量日报主要监测污染性气体的含量,空气中应有的气体不属于污染性气体.我国目前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
A.二氧化硫(SO2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总悬浮颗粒物(TS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蔗糖在水中不断溶解--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氧气、汞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氯化钠(或NaCl).
(2)如图所示的2个实验,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中分子没发生改变,B中分子本身没发生了改变,通过B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生成C和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⑤(填序号).
反应前反应后
ABCD
①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②4种物质中D属于单质
③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⑤生成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7
上述的化学方程式2CO+2N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C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