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如表是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
氢氧根或酸根
溶解性
氢离子或金属离子
OH-CO32-
Na+
Ca2+
A.①处物质是Na2CO3B.①处物质可溶于水
C.①处物质可用作洗涤剂D.①处物质属于碱

分析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①处物质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钠属于钠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酸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①处物质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①处物质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该物质为Na2CO3,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钠属于钠盐,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①处物质是Na2CO3,可用作洗涤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①处物质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应用、碳酸钠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对于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反应,人们希望加快其反应过程的是(  )
A.食物腐败B.铁生锈C.工业制纯碱D.酸雨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镁带燃烧B.海水晒盐C.粉笔折断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过氧化钠常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养剂.兴趣小组取适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到一定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小组同学对此现象产生好奇.
【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浅黄白色颗粒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
【猜想与假设】猜想1:甲同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1)猜想1,其他同学一致认为不合理,理由是如果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刚开始就不会先变成红色了;
(2)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变红后,往试管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溶液仍然为红色不是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拓展】有同学从资料上得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能导致溶液颜色褪去,他们又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溶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溶液颜色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这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氯化亚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能溶于氨水、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醇.如图是工业制取氯化亚铜的生产流程图.

(1)已知反应①获得CuCl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CuCl2]═CuCl+NH4Cl,
(2)用95%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氯化亚铜溶于水.
(3)除水以外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H4Cl.
(4)实验室可以用如图甲装置制备CuCl:
实验药品:铜丝20g、氯化铵20g、65% 硝酸10mL、36%盐酸15mL、水图乙中的A、B、C三套装置均有足量的氧气生成

①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最宜选择图乙中的B装置(填字母序号A、B、C).
②按要求在反应装置甲中放入指定的实验药品后,发现温度计显示反应液温度明显低于室温,原因可能是氯化铵溶于水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侯氏制碱法”首先得到的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碳酸钠置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某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假设Ⅰ:完全变质;假设Ⅱ:没有变质;假设Ⅲ: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液不与CaCl2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假设Ⅱ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假设Ⅰ不成立.则样品的成分是Na2CO3和NaHCO3
【交流反思】欲除去Na2CO3变质后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将样品充分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1)化学实验安全第一,下列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的是C(填序号).
A、取用大理石   B、称量粗盐     C、稀释浓硫酸     D、研碎胆矾

(2)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选取上述A和D装置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可推知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制取气体的反应一定是D(填序号).
A.不需要加热B.需要催化剂C,制取氧气的反应D.反应物都是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潍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
B.取出部分上层溶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
C.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
D.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