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

D. V1 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得到V3 mL溶液:V1+ V2V3

【答案】B

【解析】A、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生石灰与水反应没有发生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V1ml酒精和V2ml水混合得V3ml酒精溶液:V1+V2>V3;故说法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一些重要的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图甲所示是实验室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间集气瓶中盛有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干燥生成的CO2。由所学知识可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层的蜡烛先熄灭。

(2)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的A、B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___,请写出该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如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VC中含有 种元素。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 mg。

当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则每天至少服用 次;

当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 g这种蔬菜含VC120 mg),则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 g。

(3)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 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表明VC受热时易被破坏,那么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国铁锅是有推广价值的一种烹饪工具。因为使用铁锅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龋齿 D佝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填序号)

A.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B.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__(选填序号)。

(4)选择发生装置______(选填序号)和收集装置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______

(5)工业常需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

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苏打(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小苏打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其利用的原理是:Na2CO3 + H2O + CO2 =2NaHCO3

资料: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

温度/℃

0

15

20

30

40

50

60

碳酸氢钠溶解度/g

6.9

8.72

9.6

11.1

12.7

14.45

16.4

碳酸钠溶解度/g

7.1

13.25

21.8

39.7

48.8

47.3

46.4

学校实验小组验证反应原理,在室温为15℃时,同学们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而后匀速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同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像如图2所示。

⑴ 图1所示实验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⑵ 通过图像分析,小苏打溶液是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图像中M点处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⑶ 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初步实验结论

滴入________

溶液变红

________物质

加入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⑷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水道堵塞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物质的成分。请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呈银灰色。

铝与酸、强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_____═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取该粉末分别置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向一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另一只中滴加__溶液,都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2)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在玻璃片上,放置一会儿。

白色颗粒潮解

②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____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应用】(1)使用“管道通”时,先将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入被堵塞的管道中,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管道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填序号)

A.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 B.产生大量气体

C.管道被疏通 D.气体燃烧后,火焰成淡蓝色

(2)该“管道通”中的两种物质必须分开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管道通”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物质是

A. B. 木炭 C. 红磷 D. 镁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D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装置__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______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