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平桥镇紫凝山顶的生态有机黄茶园内,种植的向日葵、硫化菊、波斯菊、格桑花陆续绽放.小柯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的保鲜液,延长鲜花保鲜时间.下图是小柯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的操作过程.

请根据小柯操作过程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烧杯;D操作中量筒的规格应为100mL(选填“100mL”或“50mL”或“10mL”).
(2)F操作中溶液洒落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分析 (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所需水的质量,进而确定所需的量筒的量程,结合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②是烧杯;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合95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
(2)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F操作中溶液洒落对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答案:
(1)烧杯;100mL;
(2)无影响.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金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探究二氧化硫、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的性质,实验方案如下:

【步骤】Ⅰ.先关闭止水夹,将注射器1中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压入充满二氧化硫的三颈烧瓶中.Ⅱ.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Ⅲ.观察、记录实验现象.Ⅳ.对实验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三颈烧瓶内液体的溶质可能是什么”.
【资料】(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类似于二氧化碳
(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3)亚硫酸钙(CaSO3)白色、难溶于水.
【交流】(1)步骤Ⅱ的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氧化钙溶液进入三颈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2)不能由步骤Ⅱ的现象得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其原因是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步骤Ⅳ中,猜想有:①溶质是氢氧化钠;②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③溶质是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
(4)在步骤Ⅳ中,如果在注射器2中装入碳酸钠溶液,并压入三颈烧瓶中,来验证猜想②.对此方案进行评价不合理,这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东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制备出TiO2负载的亚纳米Rh催化剂并发现该催化剂能够在-50℃实现CO的完全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催化剂在起催化作用时,质量发生改变
B.该催化剂在起催化作用时,会失去一个O原子
C.该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产物增多
D.该催化剂会使反应的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按下列要求进行计算:
(1)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2)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
(3)16g甲烷在多少克氧气中完全燃烧,同时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6.5g,还得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
(3)计算氯酸钾的质量.
(4)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装置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b)→e.
(2)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加热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
(3)实验进行中,试管B中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化学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
取少量氢氧化钠的颗粒放在表面皿上(图1A),一段时间后,将表面皿倒置(图1B),氢氧化钠不掉下来.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为什么粘上了.
【细致观察】发现氢氧化钠变潮湿了.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①可能是氢氧化钠与玻璃反应生成了水.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N2、O2、CO2反应生成了水.
【查阅资料】玻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设计实验】
(1)小刚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验证O2或CO2的反应.
1实验过程中先向玻璃管内充满气体,再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检验二氧化碳已充满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燃烧的木条熄灭.
2小刚验证氢氧化钠是否与O2反应时,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小丽设计了图3 所示实验装置,验证NaOH是否与N2反应,其中打气筒E和装置F之间连接一些仪器,它们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和氧气.
【交流与评价】小芳评价小刚的设计存在问题,没有对玻璃管中水蒸气的影响进行控制.
【解释与结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氢氧化钠与O2、N2不反应.
(2)氢氧化钠能与SiO2、CO2反应,其中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除上述原因外,NaOH粘在表面皿上,与NaOH易潮解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城市中不同场所CO2含量的高低,他们实验步骤和数据如下:
a.配制测试试剂:
编号取样
地点
取样时间抽气次数
1操场17:3016
2居民区9:108
3居民区13:157
4居民区17:555
5公园12:357
6车站16:454
7酒店17:505
取烧杯一只,加入蒸馏水,滴加酚酞溶液1~3滴,边搅拌,边滴加稀氨水(一种碱溶液),直到溶液变红色,将溶液倒到细口瓶中密封保存.
b.选定测试采样点(选定的测试采样点见表).
c.CO2的相对含量的测定:
用50毫升医用注射器吸取上面配制好的溶液10毫升,在一个采样点抽气到50毫升刻度线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用力震荡注射器2~3分钟,然后将注射器的吸入口向上,小心地将剩余气体排出.继续上述操作,直到注射器内的溶液红色恰好褪去.在表中记下抽气的次数.
d.同一天,在其它选定的采样点,用相同的方法操作,进行测定,记录下抽气的次数.(三次居民区的采样点是同一地点)
e.处理数据,并以操场空气中CO2的含量为标准值进行对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时,注射器中溶液的pH 变小,当注射器内的溶液红色恰好褪去时,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盐.(选填“酸”、“碱”或“盐”)
(2)根据以上测试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哪个场所的CO2含量最高车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