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的________,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________。
(2)通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_______(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A 氧气不易溶于水 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2KClO32KCl+3O2↑ 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 没有预热;没使用外焰加热
【解析】
(1)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是固体受热生成气体,应选用固体受热发生装置,故选A;
E为排水法收集气体,排水法用于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出现气泡时不收集,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气体,故填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32KCl+3O2↑。
(2)松开手后,试管内温度降低,气体收缩,压强变小低于管外大气压,烧杯内的水会进入导管,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故填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3)C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填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发生炸裂的原因有:没有预热;没使用外焰加热;试管外壁有水等,故填没有预热;没使用外焰加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于靠近水面的第一步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停止,最终水面将大约置于______(填数字)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剩余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3)“金属梯”的每一步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置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
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
②过滤。
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________。
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__________次称量。
(3)从海水中获胜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精盐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40℃时,向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将该溶液降温至20℃时,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____g。
(5)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KNO3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则需要取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屑表面呈绿色,欲利用其制取胆矾(CuSO4·5H2O),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制取流程,有关该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CuSO4·5H2O受热易分解]
A. 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B. 溶液A中有两种溶质
C. 由固体B制取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方法2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D. 操作②的步骤为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密切。
(一)铁的广泛应用
(1)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这里的铁是指_____。 (选填序号)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2)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其原理是铁锈蚀,在过程中吸收______ 和 _______。
(3)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氯化钠等,原理也是铁锈蚀,锈蚀过程中发生______。
A.剧烈氧化 B.缓慢氧化
(4)西汉时期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
(二)铁的锈蚀
(1)下列情况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_____ (填序号)。
a.潮湿空气中 b.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c.干燥空气中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铁锈中一定含Fe2O3nH2O,可能含FeCO3 (FeCO3和稀盐酸的反应与CaCO3相似),在某铁锈样品中加稀盐酸,_______ (填现象),证明不含FeCO3。
(三)铁的冶炼
取24.0g Fe2O3粉末,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并测定反应后固体成分。
资料:NaOH溶液能很好地吸收CO2,碱石灰可吸收H2O和CO2。
(1)连接装置,先______,再装入药品。
(2)实验时先通入CO,目的是_________,反应后还要继续通CO目的是______。
(3)控制A中温度在700℃至固体全部变黑,继续通CO至冷却。
①通过测定装置B的质量变化,可准确求得装置A中剩余固体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②现直接测得装置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9.2g。则装置B应增重_______g。
(4)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另 两种气体不可能是( )
A. H2和CO B. H2和C2H2 C. C2H2和C2H4 D. CO和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离不开实验,以下是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下方的字母),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填一种)。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除需A、C、E以外,还需要另外增加的仪器是_____。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
(4)CO2能与Ca(OH)2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连接
好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 | 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K3、K4。将20mL水注入锥形瓶I中,关闭弹簧夹K1,振荡瓶J,打开弹簧夹K2。 | 无明显现象 |
Ⅱ | 关闭弹簧夹K2,打开弹簧夹K4,将20mLCa(OH)2溶液注入锥形瓶K中,关闭弹簧夹K4,振荡瓶J,打开弹簧夹K3。 | 锥形瓶J中的热水剧烈沸腾 |
[实验分析]锥形瓶J的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CO2与Ca(OH)2发生反应.你对其的看法是_______(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图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改变了
C.水分子被破坏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了 D.水分子大小改变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分析图可知,
①电解水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气体A为________,该气体是人类最理想的燃料,说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②若检验B管中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电解水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A. 只有a、c B. 只有a、b C. 只有a、c、d D. a、b、c、d
④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水的净化及蒸馏水的制取,分析图可知
①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在过滤的操作中,能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_______。
③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_______。
A.发现滤液仍浑浊需重新过滤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④在所得的清水中加入了消毒剂,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⑤检验蒸馏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______来区分,生活中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把硬水变为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