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答案】A
【解析】解:A、二甲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二甲醚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则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甲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100%≈52.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1个二甲醚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废旧普通干电池筒内的物质中主要含有C、淀粉、MnO2、ZnCl2、NH4Cl等物质.现利用废干电池分离出MnO2 , 并研究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图③中灼烧目的是除去 .
(3)将图③操作所得MnO2加到图④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立即复燃,则MnO2的作用是 .
(4)图⑤是氢氧燃烧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提供电能,溶液的p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某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
资料:①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②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将一瓶饮料冷藏24小时(未结冰),开封后取一定量样品加入到盛有过量NaOH溶液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作待测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和 . 加入足量盐酸,仪器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反应后持续缓缓通入空气,若缺少装置A,则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饮料未冷藏,则实验结果 .
(3)装置D的作用是 , 若冷藏温度过低,饮料结冰,则实验结果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若不测定C中BaCO3的质量,只测定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则实验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
(4)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的是 . (填字母) a、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b、在A~B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c、在B~C之间添加盛有NaHCO3的洗气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2NaOH+H2↑+Cl2↑),这种工业成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1)I.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猜想一:可能含有Na2CO3 , 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可能含有NaCl,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试管外壁发热 | 原因是 |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过量 | 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 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
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样品中还含有的杂质是 |
【交流与讨论】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填“正确”或“不正确”).
(2)II.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下:
请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列出计算过程).
(3)【交流与反思】小强同学认为小婉同学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够严密,其理由是: ①探究方案中没考虑氢氧化钠的吸水性.
②探究方案中因缺少(填操作名称),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操作顺序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氧气后立即取出正方,再盖上毛玻璃片
B.双氧水制取氧气,必须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清洗试管等玻璃仪器时,要先清洗外壁,再清洗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