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P点的意义是_____;
(2)t2℃时,将20g的甲物质放入50g的水中,得到的是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欲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网湖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图
(1)装置A中编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仪器②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制取氧气时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
(3)在化学上可以通过多种反应制得氨气(NH3),如:
①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②NH4HCO3NH3↑+CO2↑+H2O
你认为最好选择_____(填化学方程式的序号)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选用_____ 作为发生装置。
(4)小明同学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气体应从(填a或b)_____端通入。
(5)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时,发现铜片与20%的硫酸溶液不反应。有同学提出疑问“在一定条件下铜与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并进行了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SO2能让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能被NaOH溶液吸收。
(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实验1:初步实验(所用溶液均为硫酸溶液)
实验序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装置 | |||||
主要现象 | 铜片a附近溶液逐渐变蓝,铜片b附近产生无色气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铜片溶解,溶液变蓝,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
经检验实验1﹣1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2:在实验1﹣5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装置如图。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中,能证明铜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1中,欲得出“升高温度可使铜与硫酸反应”需对比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序号)。
(3)补全实验1﹣5和实验2中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与实验1﹣5相比,实验2的优点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对比实验1﹣2和1﹣5,可得出“增大浓度可使铜与硫酸反应”
B 通电可促进一些化学反应的发生
C 铜与硫酸只能发生一种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将30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9.6g。已知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求: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
B. 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
D.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汽水和食盐水都属于溶液
C.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D.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C、O、N、H、Ca是初中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符号:
(1)属于金属单质_____;
(2)铵态氮肥中的阳离子_____;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
(4)能作干燥剂的物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