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对微观粒子的一些认识,请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____)
(2)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____)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为其他分子(____)
(4)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
(5)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____)
(6)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____)
(7)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____)
√×√××√× 【解析】 ⑴如N原子和O原子可以构成NO分子,正确; ⑵分子的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体积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原子个数,还取决于原子体积的大小,错误; ⑶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来说,分子不会变为其他分子,即无新分子产生,正确; ⑷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错误; ⑸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⑹原子在化...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钓鱼岛水域的海水及海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1)某渔民从钓鱼岛附近水域带回一瓶海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了大量泡沫。则该海水属于____(填“硬水”或“软水”)。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软水AB 【解析】 (1)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隔,分子质量与种类不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章巩固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A 【解析】 A、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C、森林树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D、碳酸钙在烈火焚烧的过程中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1原子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如果用“”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是某些气体微粒的示意图,根据其组成特点用字母回答:
(1)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
(4)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
(5)图________表示的混合物中,组成该物质的微粒种类最多,一共有________种。
ABDEFCGABDEFG4 【解析】 ⑴由同种原子或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ABDEF均为纯净物; ⑵由不同原子或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CG; ⑶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为AB; ⑷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DEF; ⑸属于混合物的为G,如图所示,有四种不同的微粒。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1原子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对于如图所示理解错误的是( )
A.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物质 B. 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解析】 第一步说明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第二步说明分子聚集成物质,A选项正确;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结合而成,B选项正确;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还可能由原子或离子构成,C选项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选项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使用酒精灯的哪一部分火焰加热?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应按怎样的方向夹取?
外焰,从底部夹上、取下。 【解析】 (1)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外焰加热;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试题ABC中均与化学有关。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实验室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获得氧气 【解析】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实验室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获得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月日,日本发生的级地震,造成的海啸和核电站泄漏事件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此次核泄漏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碘对人体的甲状腺伤害很大.放射性碘其质子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下列关于碘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为 B. 核电荷数为
C. 核外有个电子 D. 核内中子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