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70300~550约600
15352750约1800
97.8883约1400
由如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因为
 
考点:探究氧气的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依据铁丝燃烧的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
(2)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的原因;
(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并用实例说明.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2)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①分析蜡烛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燃烧产生了火焰;②分析铁丝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低,燃烧不产生火焰;由此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③再分析钠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故推断其燃烧能产生火焰;
故答案为:(1)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2)气态;(3)沸点;钠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设计的信息知识多,此题创新性强,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一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进一步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3)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选填A、B、C、D)(如图二),你推断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表示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阴离子的是
 

(2)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4)E中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①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B,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②木炭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按要求填空:
(1)试推断下列物质的名称   A
 
;B
 
;C
 

(2)区分B和C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过一会儿将铁钉取出,发现铁钉无变化,则正确的叙述是(  )
A、不溶物一定是铜
B、不溶物一定是铁
C、滤液是硫酸亚铁溶液
D、滤液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他们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 
.
 
2MgO)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小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称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其混合,充分反应后称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反应前4.8g112.6g118.4g
反应后8.0g112.4g118.4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一)中
 
;实验(二)中
 
;实验(三)中
 

(2)由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实验(一)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实验(二)中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3)上述三个实验中,实验
 
才能正确地反映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
(4)由此可得出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必须在
 
(填“密闭”或“敞开”)仪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
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答一点):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甲与K2SO4溶液反应、乙与KCl溶液反应,丙与KOH溶液反应均可生成KNO3,那么,甲、乙、丙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甲为Ba(NO32,乙为AgNO3,丙为稀HNO3
B、甲为稀HNO3,乙为AgNO3,丙为NaNO3
C、甲为Ba(NO32,乙为NaNO3,丙为稀HNO3
D、甲为NaNO3,乙为稀HNO3,丙为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氧化物中属于碱性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水溶液pH>7(  )
A、CuO
B、Fe2O3
C、ZnO
D、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