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两种常见之物.
(1)用化学方法区别这两种固体,可以选择下列哪一种物质?答:
A.白酒   B.米醋C.纯净水   D.酱油
(2)王军同学不慎在精盐中混入了少量纯碱,他想重新得到精盐,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固体混合物$\stackrel{过量稀盐酸}{→}$溶液$\stackrel{蒸发}{→}$固体
方案二:固体混合物$\stackrel{过量稀盐酸}{→}$溶液$\stackrel{蒸发}{→}$固体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方案二.
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理由:因为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引入了新杂质.
(3)假设(2)方案一的固体混合物有53克,加入160克的稀盐酸却好反应后,生成4.4克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列式计算).

分析 (1)根据纯碱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氯化钠不具有此性质进行区分;
(2)根据纯碱能与酸反应,能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从除杂的角度分析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进行评价;
(3)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依据题中的数据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A、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均溶于白酒,现象相同,故不能用白酒来区分;
B、米醋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和氯化钠不反应,因此各取少许精盐和纯碱于试管中,滴入2毫升醋酸,如果有气体产生,证明该物质是纯碱,而另一种物质是精盐,故可以鉴别;
C、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均溶于纯净水,现象相同,故不能用纯净物来区分;
D、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均溶于酱油,现象相同,故不能用酱油来区分.
故选:B;
(2)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溶液 过滤,蒸发滤液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但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钠和过量的硫酸,因此合理的方案是方案二;
(3)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0+CO2
106           117      44
x              y       4.4g
$\frac{106}{x}$=$\frac{44}{4.4g}$=$\frac{117}{y}$
x=10.6g
y=11.7g
混合物中NaCl质量分数为:$\frac{53g-10.6g}{53g}$×100%=8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53g-10.6g+11.7g}{160g+53g-4.4g}$×100%=25.9%.
故答案为:(1)B;
(2)方案二,方案一会混入新的杂质硫酸钠;
(3)混合物中NaCl质量分数为8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9%.

点评 本题是对常见物质的鉴别和除杂的考查,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但在除杂时要注意除杂的原则: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不能减少主体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写出下列方程式:
(1)铜与硝酸银溶液:Cu+2AgNO3═Cu(NO32+2Ag.
(2)铝与硫酸铜溶液:2Al+3CuSO4=3Cu+Al2(SO43
(3)铁与稀盐酸: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所负责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一定温度下,向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增加(“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内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 ②的名称是集气瓶
(2)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3)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放入物质的名称是二氧化锰,长颈漏斗中放入物质的名称是过氧化氢溶液,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填“a”或“b”)管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锥形瓶②水槽.
(2)检查A装置气密性可以用以下方法: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a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气流,小组成员小芳思考后把装置中某仪器换成了分液漏斗;若需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F,当看到瓶内水面降至瓶口且瓶口外冒出较大气泡的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4)小华为验证生成的气体是CO2,将所选发生装置的导管口与c相连,但装置F有错误,请在图中修改,此时瓶内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表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B.X表示N2
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根据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推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4)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图(1)操作过程更严密,用药品较多;图(2)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回答下列有关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问题:
(1)取用块状药品要用的仪器是镊子;
(2)取用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该用仪器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会: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所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