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是氯化物,为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如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H2SO4反应,放出氯化氢气体,B也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化肥.
(1)A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4Cl+NaOH
  △  
.
 
NH3↑+H2O+NaCl
NH4Cl+NaOH
  △  
.
 
NH3↑+H2O+NaCl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收集气体B不能使用的方法是
排水法
排水法
,原因是
氨气极易溶于水
氨气极易溶于水

(3)如果把氯化氢气体替代B充入烧瓶,仍按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也可以看到喷泉.该喷泉的颜色为
分析:(1)由题意:B与石蕊溶液,形成蓝色喷泉,且“B也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化肥”,则推测B为碱性气体氨气;则可推测气体物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2)干燥氨气,用碱性物质氢氧化钠;根据氨气的水溶性判断是否用排水法;
(3)掌握氯化氢气体的性质.
解答:解:(1)由题意:B与石蕊溶液,形成蓝色喷泉,且“B也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化肥”,则推测B为碱性气体氨气;则可推测气体物质:A为氯化铵;根据白色晶体A,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则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故书写化学方程式:NH4Cl+NaOH
  △  
.
 
NH3↑+H2O+NaCl.
(2)干燥氨气,用碱性物质氢氧化钠;根据氨气的水溶性判断不能用排水法;氨气极易溶于水;
(3)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稀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故答案为:(1)NH4Cl+NaOH
  △  
.
 
NH3↑+H2O+NaCl
(2)氢氧化钠.排水法,氨气极易溶于水.
(3)红
点评:掌握常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氨气、稀盐酸等物质;掌握推断题的做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北方农村地区用“碱面”(碳酸钠)蒸馒头时,必须先将面粉发酵(产生一些有机酸)的原因是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
 
,它加热后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
 
.推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成分 所用物质
碳酸盐类 碳酸氢钠
酸性物质 柠檬酸、酒石酸等
疏松剂 明矾
其他成分 淀粉、脂肪酸等
(1)这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主要是
 
;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是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5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精英家教网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所加的酸溶液是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甲的作用是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苍梧县二模)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a与CO2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向盛有Na的装置A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装置B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装置A中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资料卡】
(1)K、Ca、Na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2)钠为银白色金属,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小李猜:白色固体含有①
Na2CO3
Na2CO3

小刚猜:白色固体含有Na2O;
小芳猜:白色固体含有Na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足量水中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
(2)取(1)中少量溶液,加入②
足量稀盐酸
足量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小李的猜想成立
(3)另取(1)中少量溶液③
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加入2~3滴酚酞试液;
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加入2~3滴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溶液呈红色
小刚的猜想成立
小李和小刚一致认为小芳的猜想不成立,他们的理由是⑤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反思提高】Na在CO2中燃烧存在多个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请你写出其中生成物仅为一种白色固体与一种黑色固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⑥
4Na+3CO2
 高温 
.
 
2Na2CO3+C或
4Na+CO2
 高温 
.
 
2Na2O+C
4Na+3CO2
 高温 
.
 
2Na2CO3+C或
4Na+CO2
 高温 
.
 
2Na2O+C

【拓展应用】K、Ca、Na等活泼金属发生的火灾能否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⑦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⑧
K、Ca、Na等活泼金属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K、Ca、Na等活泼金属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A是氯化物,为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如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H2SO4反应,放出氯化氢气体,B也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化肥.
(1)A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_____.收集气体B不能使用的方法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如果把氯化氢气体替代B充入烧瓶,仍按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也可以看到喷泉.该喷泉的颜色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a与CO2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向盛有Na的装置A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装置B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装置A中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资料卡】

(1)K、Ca、Na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2)钠为银白色金属,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小李猜:白色固体含有①  

小刚猜:白色固体含有Na2O;

小芳猜:白色固体含有Na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足量水中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

(2)取(1)中少量溶液,加入②  

产生大量气泡

小李的猜想成立

(3)另取(1)中少量溶液③  

 溶液呈红色 

小刚的猜想成立

小李和小刚一致认为小芳的猜想不成立,他们的理由是⑤  

【反思提高】Na在CO2中燃烧存在多个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请你写出其中生成物仅为一种白色固体与一种黑色固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⑥ 

 

【拓展应用】K、Ca、Na等活泼金属发生的火灾能否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⑦  (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