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 b , c;
(2)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下同) , 使用该装置时需要进行的改进是;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收集完毕后,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如图F所示的实验,实验的现象是 , 证明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
【答案】
(1)试管,长颈漏斗,水槽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正放
(3)碳酸钙+稀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B,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C,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灭火
【解析】(1)仪器a是试管、b是长颈漏斗、c是水槽。(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给固体加热制气体选装置A,加热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待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氧气,此时是纯净的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碳酸钙+稀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固液常温反应制气体选装置B,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图F中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
A.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防腐 —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 CO 用于冶炼金属 — CO具有可燃性
C. 稀有气体能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不同颜色的光
D. 干冰可用做制冷剂 — 干冰升华时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B. 碱:烧碱、纯碱
C. 混合物:生铁、冰水共存物D. 盐:硫酸铜、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暖宝宝”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利用其发热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
“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遇空气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是:
铁+氧气+水→氢氧化亚铁,该过程放热。
【进行实验】
验证“暖宝宝”中含有铁粉。甲同学打开一袋“暖宝宝”,将其中粉末倒入烧杯中,用磁铁与之充分接触,发现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证明“暖宝宝”中确实含有铁粉。
(1)【现象与讨论】
乙同学无意中将吸出的铁粉撒在了酒精灯火焰上,意外地发现铁粉燃烧,火星四射。该小组同学对此现象展开讨论:
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这是因为。
②假设铁粉在空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相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实验回顾】
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减小C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可以根据量筒中水的变化,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问题提出】
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1】
图2是铁在空气中反应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主要成分为碳)会加速铁在氧气中反应的速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4)【实验过程】
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
测量项目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烧杯中水的体积 |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 氧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 |
体积/mL | 80.0 | 54.5 | 126.0 |
【表达与交流】
①根据表内数据计算,实验改进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5)【实验改进2】
丁同学设想用图1装置,换用“暖宝宝”中的物质代替红磷将其燃烧,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